盡管每年布佩恩地區都會被評為最不適合普通人居住的地區,但是在這里依舊會有大批的普通人掙扎求生。
他們住在城市中公共設施最不健全的區域,有些地方甚至連電話亭都沒有
以前有過,后來投幣電話被一些街頭的年輕人給弄壞了。
他們想要里面的硬幣,但他們沒有鑰匙,可他們有錘子或者其他什么工具。
他們以為破壞了電話亭之后,布佩恩電報局和通信公司會重新把電話裝上。結果這些街區已經被列入了黑名單。
他們不僅不繼續裝入嶄新的電話,連電話亭都被拉走了
生活在這里的人都很窮,生活的不容易讓他們變得格外的暴躁。
布佩恩作為聯邦消費水準最高的城市,在這里想要養活一家人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他們不愿意離開這里去那些生活環境更好的城市,就是相信有一天他們的堅持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回報
比如說城市圈擴建的拆遷和重建。
一旦這些破舊的街區被納入了重建范圍,拆遷會讓每家每戶都獲得極為豐厚的補償
要知道,像是一些下城區說是下城區,其實它們離市中心并不是特別的遠,就在市中心的邊上。
一旦城市擴建,那里的土地將用黃金才能計算它的價格
為此,很多人忍受著這里生活的艱難,還在苦苦支持。
約翰也是其中之一,他和一家人住在只有六十五平方的公寓內。
產權是他自己的。
他有一份很普通的工作,每個月能拿到四百一十六塊七十五分,這筆錢看上去高出了最低時薪法規定的最低工資不少,可它其實并不算多。
加上現在沉重的稅率,每個月除了繳稅之外,他大約還能剩不到一百七十塊錢。
好在現在聯邦政府的糧食價格還沒有提高,聯邦政府可能考慮到了征收高稅率會給普通家庭帶來的不便,現在各個地區糧食交易已經被納入了管制范圍內。
糧食的價格不僅沒有比過去非戰爭時期高,反而降低了不少,但每家每戶購買的數量是有限的。
可以少買,但不能多買。
蔬菜和肉類也是如此,他們的錢能夠維持他們的生活,但也僅限于此。
這讓他們的生活緊巴巴的
約翰人到中年,和大多數賺不到錢的男人一樣有很嚴重的焦慮,更嚴重的是因為前幾年大蕭條時期,他丟掉了太久的工作,以至于他現在還差三個月才能在自己退休之前,足期繳納完社會保障金。
換句話來說,按照目前的規矩,他是享受不到終身的社會保障的
也就是說養老金的這部分費用最后會退給他,然后他如果想要享受醫療保障,那么即便他退休之后,每個月也還需要繼續繳納足夠的費用。
只有這樣他生病住院或者購買藥物,才會有報銷。
他去社會保障局很多次,他愿意把這三個月的費用補齊,哪怕多交一點都沒關系。
實際上在整個稅收比例中,社會保障金的比例并不高。
但社會保障局告訴他,規矩就是規矩,錯過了,就沒有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