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一點三十分,最后一名員工處理完手中的文件之后,把它放在了抽屜里,然后檢查了一下窗戶,關上了燈,離開了辦公室。
這是一間文本文件處理辦公室,有人把它稱作為“涂鴉辦公室”,也有人把這里叫做“粉碎間”。
后面的稱呼聽著有點駭人
它的工作實際上一點也不恐怖,甚至還會讓人覺得有點無聊
每天聯邦政府都會處理很多的文件,其中有一部分文件屬于保密機。
聯邦的保密級別一共有五級,最低級時大多數政府官員都可以申請,并且這里會有一份大概的目錄。
比如說人們在查閱某些桉件,某些事件時,里面會提及一個保密文件編號,去申請這份編號文件即可。
倒數第二級時,會有一份解密名單,只有列入這些名單的人可以申請文件。
如果不在這份名單里,管理員會用“抱歉先生,你的級別不夠”為理由拒絕借閱。
等到了第三級,保密文件的內容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其中一些關鍵詞會被涂抹,就算有人能從某些知情人士那邊得到這份文件的編號,也能通過申請。
他們也無法所有的內容,大多數內容都是被涂黑的,只留下一些簡單的,允許被人們知曉的內容。
等到了第四級時,保密文件在經過涂黑之后,會送進聯邦最大的,位于某個秘密基地的檔桉庫里。
它們的檔桉袋左上角除了有保密等級,文件編號之外,還有一份保密起始時間,以及結束時間。
一般是從十年到一百年,但這里的“解禁”并不是說到了時間之后,所有人都能這份文件。
一樣需要有人能知道它的編號,然后才能申請,并得到批準之后才能
大多數時,這里所謂的“解禁”對象,是指在職的聯邦總統,國防部部長,軍方將領
而不是什么普通人
這個等級,往往會被人們稱作為“絕密”
但實際上,在這之上還有一個保密等級,它不被太多人知道,很多文件甚至都不會進行保密封存。
而是在用完之后,直接進行粉碎處理,就連文檔上都不會留下“某某送某某號文件至辦公室”之類的記錄。
它們就像是從來都沒有存在過,除了看過它的人
并且工作人員會用大量無關的內容填充的紙張和正本一起送進粉碎機里,然后由專人進行焚燒填埋。
類似的機構聯邦有不少,這里是總統府的保密辦公室,處理每天需要保密的文件。
工作人員離開前,把今天處理過的粉碎機文件也一同帶了出來。
一大堆碎紙片被一個柔軟的金屬網所包裹著,上面用了最新的防爆鎖。
這種鎖沒有鑰匙,它會和金屬網以及所有廢紙片一起被送進焚化爐里,等燒成灰后鎖頭連帶著其他所有東西一同裝進小盒里進行掩埋。
每一把鎖上都有一個編碼,通過追朔這樣的密碼鎖,就可以追究到具體處理文件的人
如果發生了泄密事件,只要找到這個編號,和保密辦公室的登記表對照一下,就知道是誰處理的,然后可以嘗試著尋找泄密的原因。
已經是半夜,總統府依舊燈火通明,還有很多人在工作。
其實平時的總統府并不這么忙碌,只有在戰爭期間,它才會顯得如此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