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權票算作有效投票,但不計算在總票數中。
比如說有一百個人投票,需要形成“大多數”時就需要有六十七個人同意,可如果在這場投票中,有五十個人
選擇了棄權。
那么要形成“大多數”時,就不是按照一百人的總數來計算,而是以有效票中非棄權票總數來計算。
也就是另外的五十張同意或者反對票來計算,那么只需要三十四人,就能鎖定勝局。
之前他們投的是棄權票,可現在,為了避免出現意外,他們必須讓自己的票有效且計算票數,那么投給第三候選人,顯然就是最明智的選擇。
第一輪投票很快就結束了,計票的過程也不漫長,很多人都覺得勝負應該在格來斯頓和二號候選人之間。
但當所有票數統計結果出來的那一刻,有些人甚至在愣了一會后笑了出來
格來斯頓僅僅只有百分之四十一的支持率,這個支持率實際上已經非常危險了,隨時隨地都有可能丟掉他想要的。
二號候選人則有百分之三十七的支持率,這個支持率也非常危險。
不管是格來斯頓還是二號候選人,在一對一的表決中他們可以說已經面臨著被淘汰的局面了。
但問題是,這不是一對一的表決,而是三選一
三號候選人得到了百分之三十二的支持率,這個支持率其實很多時候都沒有什么意義,只要不超過百分之三十四,百分之一和百分之三十三點九是一樣的
但在三個人的選舉中,這個數字就很微妙
他往上努力一下,就有可能超過其他人。
他如果只是保持現在的持票率,那么其他兩個人都不可能勝出
這幾乎是進步黨近一百年來最優意思的一次表決,三個人彷佛誰也不能超過誰。
比起格來斯頓臉色明顯的不好看,二號候選人和三號候選人到顯得很和睦,兩人還互相道喜。
接下來的休息時間,又是人們互相拉票,許諾好處以及背叛的時間了。
無數通電話從國會大廈里打出去,外面很多人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個荒謬的消息
本以為一切都只會在兩個人中角逐出勝利者,沒想到居然又來了一個
又來了一個,就意味著有了更多的變數,很多資本家,政客,都沒有在三號候選人身上下注。
現在多了一個選擇,他們一時間也不知道到底選擇誰才是最合適的。
蘭登參議員和他的小集體也聚在一起,他們壓力不大。
不管他們怎么選,他們都不是某一個委員,或者某一個政治勢力的人。
他們是資本家的人,是資本家的代表,林奇只要不倒,他們未來就不會暗澹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至少十年內,林奇很難倒臺。
至于十年后的事情,誰他媽會想那么遠
林奇也知道了消息,他第一時間就明白了很多人的選擇和他是一樣的。
按照之前的報道和消息,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人選擇了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