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擁有自己武裝力量,橫跨多個行業并擁有自己銀行的巨無霸。
一旦他產生了一些對聯邦不好的想法,那么聯邦就會陷入到災難當中,他必須剔除這種可能,哪怕只是可能。
而且不只是林奇一個人,所有的大資本家,都是他的目標,都是他的敵人。
那些資本家給予他的羞辱,他永遠都不會忘記
也許,是時候作出一些調整了
總統府以國家安全為理由,推動了一些法規的細則修改,比如說對國內金融行為加大管理控制能力,給金管會更多的權力。
又比如說要求各行各業配合聯邦政府建立行業自律監察制度,建立半官方的監察機構,約束企業的行為。
這些變化都是一些非常細節化的東西,大方向沒有變,所以關注它的人并不是很多。
可這也觸動了一些資本家的心,因為這些變化看起來不起眼,可實際上卻讓資本家們變得有些難受。
原本各種自由的金融手段或者市場手段,現在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一些限制。
就比如說企業參與金融運作,以前沒有任何的規定限制,哪怕企業拿出所有錢還去貸款配資,都不會對此多插手。
這是企業自己的權力,他們不怕輸的穿不起褲子,銀行也沒有提醒他們的義務。
可現在這些政策修改之后,企業就必須留下足以維持日常生產經營的資金,剩余的錢才能去參與金融運作。
同時銀行也不能毫無保留的給企業或個人進行大額的貸款和配資。
這讓很多大資本家都很難受。
聯邦的有錢人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搞實業起家的。
這部分人占據了資本家這個成分中的中下層和絕大多數,他們經營著各種各樣的工廠,看起來好像很賺錢,但實際上賺的不多。
所以都是資本家領域里的中下層,也被另外兩種資本家不太看得起。
第二部分是搞金融出身的,這部分也是資本家領域內的中上層。
對他們來說金融市場就是一張大賭桌,盡管風險很大,但是收益也很大。
有可能只是幾天時間,他們賺的錢就是那些搞實業一輩子都賺不到的錢。
不過虧起來也很嚇人。
第三部分,則是橫跨前兩部分的財團,財閥,經濟怪獸。
這是資本家中的最頂層,比如說林奇這樣的人呢。
他們有實體產業,也搞金融,還在一定的領域里玩間接的壟斷。
但不管是第一種資本家,還是最后一種資本家,大財團,他們都會和銀行有很大的聯系。
貸款,抵押,或者其他什么。
任何一家企業都很難離開和銀行的業務,而現在聯邦政府要求對這方面進行修改,改動的不只是普通的金融操作。
像是企業為了拓展產能的貸款,也被納入了需要加大審查的行列。
簡單來說,貸款和純粹的金融運作,遭遇到了一些麻煩。
但是這些麻煩,并沒有直接的反應在金融市場中,股票依舊每天都在不斷的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