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簡單的寒暄之后,林奇讓人給大家每人發放了幾枚“紀念品”。
“這是籌碼”
聯邦儲蓄銀行的代表和林奇認識,之前在銀行業務上也有過合作,還幫著他促成了收購其他銀行關于蓋弗拉債務這件事,算得上是老熟人。
此時他手中拿著一枚沉甸甸的籌碼,但它的精良程度,遠超聯邦目前市面上能見到的絕大多數籌碼
林奇點了點頭,隨手也拿起了一枚,放在手里把玩。
“每一枚籌碼都采用了非常特別的技術工藝,它的成本很高。”
“目前每一枚籌碼使用的材料中,主要以一些新型材料和白銀為主,還有一部分的黃金。”
“我們采用了最新的防偽工藝,我不敢說沒有人能夠彷冒,但是至少五年內,沒有人能夠簡單的制造出來。”
聯邦賭博行業中要說最毒瘤的存在,就是那些籌碼彷造者。
在聯邦不管是大賭場還是小賭場,除了小酒館里那種臨時的賭局外,幾乎全部都使用籌碼作為賭博的游戲道具。
籌碼的運用規則已經非常的成熟,也有很大的受眾人群。
就如喬安娜那樣參加私人的牌局,使用的也一樣是籌碼。
有些人,打起了籌碼的主意。
特別是那些使用普通籌碼作為計數道具的賭場,一開始彷造者直接偷走籌碼,然后找到籌碼的供應商購買一批籌碼。
他們混進賭場,玩一段時間后,把帶進來的籌碼兌換成現金后離開。
后來賭場也發現了這樣的情況,開始采用定制類型的籌碼,這讓這些小偷沒辦法用廉價的價格購買到籌碼了。
但他們一樣有辦法,比如說給一些效益不好的生產廠商送去樣品。
對資本家來說,他們不會在乎自己生產的籌碼去了哪里,他們只在乎能不能從這筆訂單里賺到足夠多的利潤。
以及,還有沒有下一筆訂單。
隨著雙方斗智斗勇,大家也一直在升級。
從簡單的防偽記號,到特殊的材料來料加工,雙方圍繞著籌碼一直戰斗到今天,并且還會戰斗下去。
林奇給他們展示的這些籌碼做工精美,最關鍵的是它使用的材料和工藝很復雜。
加上并不便宜的成本,彷造者如果想要成功彷造出來,每一枚的成本都會高于它的面值在小規模制作時,總會有些產品的單價高得離譜
這樣就算有人破解了它的材料和制作工藝,最終也沒辦法真的偽造出來。
如果他們能造出來還不虧欠,那么他們完全沒有必要偽造籌碼。
聽到林奇這么說,大家都忍不住把玩起來。
看著大家似乎都很有興致,林奇也說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斯勒姆的發展以賭博行業為主,這代表著大量的資金會在短時間里頻繁的流動。”
“沒有規律,沒有理由,這對銀行的業務能力非常的依賴。”
“國內,國外,國際,每天的結算”
全世界到目前為止都還在只能基礎的本地存取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