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她還不需要擔心自己是否會遭遇意外,在全民都關注她的時候,國會都不會允許她發生意外。
不然就是真的有嘴都說不清楚了
他們不僅不會把翠西女士徹底的“抹去”,還要讓她能活著離開監獄。
當然至于里面的生活是不是舒服,她就得自己解決了。
等她出來之后,有了一層因為挑戰國會歧視而被政治迫害的光環在,國會很大可能會為了堵上輿論的嘴,讓她進國會一次,但不會很久,兩年時間。
稍晚一點,林奇給菲琳女皇打了一個電話,讓她最近別跟著摻和翠西女士的事情。
她是蓋弗拉的女皇陛下,她有著非同凡響的政治地位,她的表態很大程度上會改變事情發展的脈絡
可能是在聯邦呆得時間太長了,林奇不給她打電話,她都快要忘記自己是女皇這回事了
整天自由自在的開心玩樂多好,誰愿意想起那個令人不舒服的身份
不得不說聯邦的“教育體系”的確有比較值得說道的地方,比如說快樂教育。
其實不管接受怎樣的教育,百分之八十的學生在畢業后都要直面慘痛的人生。
包括現在的一些大學生也是如此。
林奇的大學聯盟規模越來越大,但這不代表所有的大學生都有好的工作,相反的是能夠得到好工作的那些人,和過去沒有任何的不同。
不是來自圣和會院校,就是知名私立學校。
從大學聯盟畢業的大學生可能只是比高中生好一些,但不會發展成為兩個階層。
既然對普通人來說不管怎樣的教育最終都要受苦,那么為什么不讓青春時光是快樂的呢
女皇陛下對于林奇不找自己玩,一打電話就是批評自己很生氣,她要求周末的時候和林奇一起出去踏青。
四月份的布佩恩溫度很快,室外溫度已經有了十多度,枯寂的大自然也開始重新煥發生機。
林奇沒有拒絕,她很少主動要求什么。
接下來幾天,翠西女士一直在高強度的向國會發動“戰爭”,她不知道從哪弄到了一些國會的黑材料,直接向國會發難,矛盾白熱化,也表面化。
同時翠西女士曾經任職州長的地區議會選舉調查結果已經第一時間向全聯邦公示,選票中翠西女士的選票排位靠后。
如果按照選票的多少來角逐誰被提名,她顯然是不具備資格上大名單的。
國會和聯邦調查局以“選票舞弊”為理由,帶走了翠西女士“協助調查”。
在鏡頭前她看起來一點也不狼狽,反而像是一名真正的斗士,昂首挺胸
先鋒雜志的特派記者拍攝到了她彎腰登上警車的側面,她沒有露出愁容,甚至還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微笑。
這張相片成為了下一期的封面畫,標題是公正。
在翠西女士被帶走的當晚,蘭達跑來求見林奇。
這段時間蘭達在社會上也非常的活躍,翠西女士制造出的“動靜”越大,蘭達的“行情”也就越高。
就連國會中都有了一種聲音,認為女權組織不能再讓他們肆無忌憚的自由發揮下去了。
不然總有一天,他們會被這個組織弄得焦頭爛額,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