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北方一號超大型避難所的不只是避難所的管理者,統治者,就連聯邦政府和林奇等人也在密切的關注。
這是聯邦第一個正式運營起來的超大型避難所,整個避難所總計入住了四百萬人。
可以說這就是一個封閉環境下的小型獨立社會,對后續避難所的建造與管理,都有很大的幫助。
“我們需要統一的管理燈光問題,用統一管理的燈光來區分出白天和黑夜。”
全球通服務公司的會議上,大量來自北方一號避難所內的問題都集中在一起,林奇先就第一個問題給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議。
“這樣做的好處是我們每天只需要在照明方面為民眾們供應大約十個小時左右的電力,我們可以把這部分電力作為免費能源送給他們使用。”
“而超出這部分的電力消耗,則計算是收費資源,向他們征收電費。”
“雖然地熱發電機一直在工作,不管他們用不用電,但這里面我們也是有很大的運營成本的。”
“線路,維修,都得花錢。”
“我們先決定是否要這樣做,至于如何收費,后面再統一的討論。”
聯邦的收費制度很復雜,雖然從現在的角度來看聽證會不一定是必須的,但為了不讓民眾們產生對立情緒,所以最好還是要和人們商量著來。
大家都覺得林奇的安排很合適,從早上八點開始,燈光逐漸的亮起,中午十二點到兩點鐘是最亮的時候,然后逐漸轉暗,在六點鐘的時候徹底的熄滅。
很合理
也許有人會想夏天的時候四五點鐘天就亮了,但如果底層的那些人真的四五點鐘就起來工作了,他們也不會住在那些糟糕的地方。
至少避難所的上層環境是不限量供應電力資源和光資源的。
沒有人反對,林奇就把議題推動到第二項,“我們得給這些人們找點事情做,單純的讓他們蹬腳踏車發電已經不足以消耗他們的精力了,還是得給他們找點重體力的工作來做。”
報告中提到了現在很多人每天就是吃了睡,睡了吃,然后情緒崩潰出去和人打架,或者做一些讓人不知道該怎么說的事情。
而且還有很多人正在申請離開避難所,他們表示情愿在外面凍死,也不愿意住在避難所里。
說到底,還是這些人有時間和體力去胡思亂想。
就像聯邦的私人監獄,實際上監獄里的環境和現在的避難所內的環境是差不多的,大家都只能居住在很狹小的空間里。
封閉,不自由,但為什么私人監獄里的人們卻很少出現這種大規模的情緒崩潰爆發事情
就是因為他們每天都要做很多的工作,讓他們沒有精力去打架斗毆,去情緒崩潰
“該挖礦的繼續挖礦,北方的礦物資源很豐富,我們可以嘗試著從下面開辟幾條隧道,在地底繼續挖礦。”
“畢竟避難所中的資源用一點少一點,如果我們這一代人都用完了,以后的后代怎么辦”
這是一個不錯的提議,也有人提議盡快把水培農場開起來,安排人們去水培農場里工作。
還有人說把居民們分批送回地面,讓他們去種地,或者回到城市里收集物資。
大家都了很多寶貴的建議,也看得出每個人都為這些吃飽飯就沒事干的底層人群傷透了腦筋。
他們總是抱怨社會的不公,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對抗整個社會,卻從來都不想一想,為什么他們不能找一點事情做,為什么非要給管理者增加麻煩
以至于高層還要專門開會為他們解決各種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