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在面對執法部門的時候,不再有任何的隱私,這聽上去好像很糟糕。
但實際上,它又不是那么的糟糕。
如果歐若拉是一個被某個利益集團控制著的人工智能,那么這的確很糟糕,那些利益集團會利用這些東西為自己牟利,為自己做一些臟活。
但那是歐若拉,沒有人能夠控制它,以程序作為運轉的依據,它可以做到幾乎絕對的公平公正!
人們擔心自己的私生活被窺覷,是擔心被其他人知道了加以利用,但那是歐若拉,它不會在乎一個蠢貨到底是先擦屁股后洗手,還是先屁股后擦手。
包括執法權也是。
以人作為執法單位的執法權會因為執法者的問題變得不那么的公正,他們可能會因為被執法目標的口音,膚色,外貌,是否有錢,是否有社會地位,在執法的過程中產生不符合規定的做法。
但機器人不會,同樣都是寫死的條款,“1”和“0”永遠都不會是“0.5”,所以也不需要它們執法過程中是否會存在問題。
但一個絕對公平公正的社會,真的好嗎?
凱瑟琳不太清楚,她覺得這不太好,但她說不上來什么地方不好。
如果絕對的公平公正能夠為這個社會帶來飛速的發展,也許輪不到歐若拉去做,就已經有人做過了。
在人類歷史上總會有些人是沒有私心且具有執行力的,他們沒有做,甚至都沒有人提出這種設想,就意味著它對社會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
下午,奇跡之城依舊沒有什么人在外面游蕩,哪怕已經沒有了紅腦袋。
網絡上都是有關于鎮壓政變的討論和畫面,以及關于“有史以來最嚴厲的十五條”,討論得很激烈,因為輿論依舊分成了兩部分。
有一些人支持歐若拉的決定,只要它和機器人能保證絕對的中立和公正,那么至少底層民眾會受益。
也有一些人不支持它,這些人中主要以特權階級和上流社會利益集團成員為主,但他們不會說這十五條是對他們的傷害,他們會告訴人們,受這十五條傷害最深的,其實是普通人。
歐若拉并沒有對網絡輿論加以控制,言論不像行為。
你告訴人們,誰抬頭就殺誰,人們看到有人因為抬頭死了,就不會傻乎乎的抬頭。
但如果你說誰說話就殺誰,他們也許不會說話,但不代表他們不會去表達。
這種表達,是無法控制住的,有時候他們甚至只是用眼神就完成了表達,總不能要求所有人不懂不說不看吧?
而且道理這個東西,說得越多,辯的越多,也就越能深入人心。
第二天,陽光從東大洋上升起,一如往日那樣沒有什么區別,沉寂了一夜的奇跡之城,終于有人嘗試著走上了街頭。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