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也是一個偷換概念的說法,當社會需要民眾們明白一個集團公司的強大時,只要隱藏那些負資產即可,比如說某些政客需要在他們主政期間有顯著的成效,本地的經濟有巨大的發展,那么有一些成功的企業誕生就是最好的辦法。
一個個市值數千萬上億的企業接連誕生,但是人們并不清楚實際上這些企業中大多數都在一種“負資產運營”的情況下運轉。
銀行把錢借給了他們,為了從某些方面讓財報滿足某些社會需求,政治需求甚至是股票市場上投資人的需求,這些來自銀行的貸款會以某種形式成為公司正資產甚至是盈利組成的一部分。
報道的時候他們會報道這些需要民眾們看見的,這也是他們希望的,隱藏了這筆錢的來源已經公司背負的債務。
但是讓當地主政者或者社會需要降低一個企業的影響力時,他們在評估市值的時候會把正負資產進行抵充處理,然后用一個加減法的結果來作為這家公司的最終市值。
一個資產十個億的企業可能背負著九個億的各種債務,如果說一個市值十億的企業倒閉了,會給人一種山都崩了的感覺,但說到一個市值一個億的企業倒閉了,民眾們反而會有一種……,“我他媽還以為這家公司有多么了不起”的特殊感慨,他們不會有末日降臨的錯覺,反而會有點幸災樂禍。
同樣,“我們昨天新成立的企業經過一晚上已經市值十個億”,絕對比“我們的公司剛成立就負債十個億”好聽的多,也更有效果。
林奇始終保持著他的風度,此時他微微一√,“星際貿易公司沒有任何的不良資產,也不會有任何的不良資產,我們的盈利足以完全負荷公司的發展所需。”
“先生們,我已經開始在各個城市成立相關的分公司,最遲到今年年底,所有分公司都會投入到運營當中。”
“等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有可能還是會坐在這里,但是你們面對的估值就不是五千萬,而是五個億,甚至更多!”
現在已經八月份了,到年底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三個月多的時間,林奇巧妙的利用了一些環境因素和時間因素,給這些人灌輸了一種緊迫的感覺。
三個月的時間,市值預估有可能會翻十倍——他們才不在乎到時候是不是真的翻了十倍,他們在乎的只是這種說法。
投資者的目的并不是要和一家企業一同成長走向輝煌,他們想要的只是錢,或者其他能夠為他們帶來好處的東西。
等林奇的生意完全鋪開再進來,和現在就進去,完全是兩種概念,而且他們也相信,到了年底,林奇這個年輕人真的有膽量當著投資人的面,大言不慚的喊出估價五個億的蠢話來。
“我們需要商量一下……”
一名粉領帶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其他人也紛紛點頭,他們需要考慮一下,如何利用盤外的優勢給林奇施壓,或者抵充一部分的金錢價值。
比如說他們手里掌握著的政策資源,或者類似交叉持股之類的方式,總之能少掏現金,就盡量的少掏,畢竟現在這個情況,誰的口袋里都不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