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經理先是告訴他們把錢放在銀行里是多么蠢的一件事,可能這位女性的銀行經理并不清楚這對父子到底是做什么買賣的,也不知道他們的賬戶里到底有多少錢,她沒有權限在非工作中直接翻閱儲戶資料。
她舉了一些例子,一些把錢投入到金融市場里快速實現人生自由和財富神話的例子,這些打動了福克斯父子。
自從和林奇認識了之后,這對父子就開始對賺合法的錢有了濃厚的興趣,銀行更是表示可以用銀行的錢來為他們自己賺錢,他們只需要拿出一塊錢的本金,就能夠得到少則五塊十塊,多則幾十上百的“額外資金”來交易。
只要賭對一次,一塊錢能在一晚上變成一百塊甚至是幾百塊,幾百倍的利潤一瞬間就牢牢抓住了這對父子的小心臟,他們差一點就真的開戶了。
但福克斯先生的謹慎讓他聯系了一下他認為唯一有可能知道內幕的人,也就是林奇,林奇給他的答案很簡單,如果想要破產,現在就是進入金融市場的好時候。
杠桿,或者說“配資”,本身就是銀行用來穩賺不賠的買賣,當然這里面也不完全絕對,因為有時候風險控制會超出銀行的預估,比如說他們以為只是下一場暴雨,結果落下來一顆隕石,但大多數時候,他們都是穩賺不賠。
假設一個人手里有一百塊錢,他買了一只股票,這只股票漲了百分之十,他賺了十塊錢。
可是如果他申請配資,銀行給了他一萬塊的額度,他的股票還是賺了百分之十,那么他這次一下子就賺了一千塊。
他的本錢是不變的,都是一百塊,但是沒有配資之前他只賺了十塊錢,配資撬動了一百倍的資金后,他一下子就能賺到一千塊,整整一百倍的利潤!
而他只需要為此支付幾十塊錢即可,幾十塊錢的付出和一千塊錢的收益,很多人都在這種強烈的對比中開始迷失,最終成為了炮灰。
(以上只是為簡單解說舉例,實際配資情況需要另外核準計算)
對于銀行來說,無論配資人賺了多少錢,銀行都是穩賺不賠的,但如果配資人的股票或者期貨跌了怎么辦?
這個時候銀行的風控系統就會發生作用,只要波動接近或者超過他們的安全指標,他們就會立刻強行要求交易所平倉。
其實大多數時候都是來不及的,因為到目前為止三大交易所的交易還是人工填單和電話自動拆配的方式,會有一定的延遲。
如果平倉后銀行發現他們的配資沒有出問題,也收回了自己該得的利潤,那么這件事就到此為止,至于客戶損失多少和他們沒關系。
但如果平倉之后銀行發現自己不僅連自己應得的那一份都沒有收回來,配給的資金也陷進去一部分,他們就會開始走流程。
先從凍結配資人的銀行賬戶開始,如果儲蓄不夠賠銀行的錢,他們就會開始拍賣配資人名下的房產,汽車,以及所有可能值錢的東西。
如果這些還不夠,那么配資人只能申請個人破產,并且銀行會為對方提供一份工作,每個月除了生活必須之外,其他都會直接進入銀行的賬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