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拉勒終于反應了過來,嗓門也忍不住提高了許多,“你瘋了,這個時候去收購債券,那些東西現在只是廢紙!”
進步黨高層的那篇文章揭穿了總統先生的說辭,也讓人們意識到這些債券是很難兌現的,除非出現奇跡!
絕望在這些債券持有者的心里蔓延,一些記者甚至抓拍到了交易所和銀行門外那些被憤怒支配的持有人撕毀散落一地的債券。
之前林奇還在不太確定,可當他從費拉勒這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時,他就知道這是一個好時候了。
如果進步黨現在打算出手對付保守黨,他們的政策就要和保守黨的政策完全調轉過來,換句話來說保守黨推崇的孤立政策失敗了,他們想要挽回局勢,就要在打倒保守黨的同時,順便推行國際融合政策。
和國際社會更多的互動,加強國際外交關系,然后有一個鮮明的立場,而且這個立場很有可能和這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同盟在一起。
道理很簡單,人們都想要和最好的那個成為朋友,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系也是如此。
一旦拜勒聯邦和這些戰勝國的關系得到緩解,作為雙邊關系升級的直接表現,一些遺留問題肯定是要解決的。
解決這些債券,哪怕只是先解決一部分,或者通過一些政策進行置換,這很有可能。
現在如同廢紙一樣的東西,也許兩三年后就會重新變得值錢起來,也有可能要更久一些時間,當然也有可能它最終會被人們所遺忘。
但林奇覺得這筆買賣可以做,所謂的商業投資實際上就是一種賭博行為,當風險比較小的時候,它就叫做投資。
當風險比較大的時候,它就叫做投機。
不管是投機還是投資,它的本質都不會發生變化,它就是一場賭博。
把錢押在某一個項目上,去賭這個項目最終可以成功。
優質的項目一定要具備很多的要素,比如說低風險,高回報率,但是在這些常見的要素之外,還有一種少見但更重要的要素,那就是可操作的空間。
巨大的風險意味著更加巨大的回報,加上這里面的一些可操作性,林奇覺得可以搏一搏。
這不是百分之十幾,百分之幾十的回報率,這是百分之幾百,百分之幾千的回報率,任何人都會賭一把。
在一些消息還沒有散開之前,他要盡快操作了。
費拉勒見林奇不和自己辯駁,他就明白林奇已經做了他無法動搖的決定,林奇是一個很有主見的年輕人,他也不再討論這個話題。
有時候讓你攔著不讓別人在沒有學會走路之前就想要奔跑而爭吵,不如讓他去跑,然后等他摔一跤之后再告訴他為什么不要這么做。
費拉勒從林奇這邊得到了一點沒有用的信息之后就快速的離去了,而林奇則在準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