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手殺死一個人并不是勇氣和智慧的象征,那只能讓你深陷麻煩當中,你要學會利用你的優勢。”
“警察,一些幫派份子,包括了法官和監獄里服刑的人,他們每一個都能比你做的更好,也更不容易讓你深陷麻煩當中。”
他收回了手,“找到他們,然后告訴我他們是誰,剩下來的我會安排。”
諾爾點頭稱是后很快就離去,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數十個孩子開始利用他們的“職業素養”開始打聽這些事情。
晚一些的時候,一通林奇意想不到的電話打到了他的這里來,打電話的人是他的母親。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因為人不可能憑空而生,生命的偉大就在于創造生命的過程和創造生命的成果,林奇就是偉大奇跡的成果之一。
從他高中畢業之后他就沒有在和家里聯系過,一來拜勒聯邦的文化就是這樣,孩子們高中畢業之后如果不打算繼承家業就會搬出去獨居,如果他們有家業的話。
其次他的父母對當時林奇的選擇非常反對,也就是林奇和凱瑟琳一邊打工一邊尋求上學機會的這件事,他們認為立刻工作才是最正確的選擇,普通人不應該有夢想,只應該腳踏實地的活著。
年輕人永遠都無法理解那些沒有多少文化,沒有很高學歷的人所說出來的話,他們只相信自己,直到他們意識到有些東西是在書本和課堂上學不會的時候。
因為這兩件事,他們已經很少聯系,加上繁忙的生活與工作,感情很快就變得淡漠。
曾經有一項關于“父母是否應該屬于家庭成員”的調查震驚了整個社會,在大多數已經成家立業并且有了自己的孩子的普通家庭的調查中,他們普遍認為父母是家人,但不是家庭成員,因為他們并不居住在一起。
這就是最真實的社會現象,一開始人們很震驚,認為這是血脈和親情的冷漠,可是在習慣性的震驚之后,他們逐漸的回過味來,這不正是人們最普遍的生活嗎?
孩子成年后離開家庭開始組建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父母就逐漸的離開了他們的生活,雖然是家人,但不是家庭成員,這就是拜勒聯邦的常態。
林奇這邊也是,并且將來他有了孩子,孩子們獨立之后他也會成為家庭之外的家人。
聽著有些悲慘凄涼,可人人如此。
打電話的是他的母親,婦人對于緩和父子兩人之間其實早就不存在的別扭似乎更容易一些。
“你父親失業了,我們聽說你最近在外面混的不錯……”
聲音里帶著一些討好,一點也感受不到這兩位老人曾經留給林奇記憶中的支配和壓力了。
林奇提著電話走到沙發邊上坐下,又倒了一些酒,“是的,我現在過得不錯。”,他占據了這具身體,享受著它的活力,年輕,那么也愿意承擔一些責任。
有所得,必然要有所付出,沒有付出的得到永遠都是不可靠的。
婦人聽到林奇這么說,松了一口氣,“也許你能幫幫你父親,他現在每天都出去參加一些集會,回來的越來越晚,我怕他會出事。”
林奇的父親還不到五十歲,正值壯年,這也是他們很難生活在一起的一個重要問題,一個家只需要一個支配者,不需要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