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林奇在海外的發展都離不開軍事武裝的保護,特別是他在納加利爾地區的生意。
就算納加利爾和聯邦結盟建交,聯邦也不太方便直接派兵干涉納加利爾的內政,這不是一個“仁善”的大國應該做的,也不符合現階段聯邦在國家形象方便的塑造。
如何確保自己的利益不受到一些當地激進的民間組織攻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組建一個合法的私人武裝公司。
有國防部的批文,再拿到納加利爾中央政府的批文,林奇就可以以一種法律上不會明文的方式,在納加利爾劃定一個法外之地。
到時候警告的標識拉上,私人軍事禁地的牌子一插,人進來是死是活誰都無法干涉。
除此之外,林奇還把目標瞄準了另外一邊——安美利亞地區。
蓋弗拉在海戰中輸掉的不只是那些艦隊,還有安全感,隨著聯邦公布了眾多的參數,接下來一段時間里各國都會興起潛水艇和魚雷方面的研究。
這些東西的建造成本和周期,比起動輒四五年,五六年,還需要數十個不同領域尖端成果配合的戰列艦可要簡單的多。
不管是從建造周期,還是建造成本上來說,聯邦都為全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制約戰列艦的方法。
戰列艦變得不再安全,蓋弗拉又得罪過那么多的國家,在找到制衡潛水艇以及新式魚雷的辦法之前,他們大概率的不會讓他們的艦隊再次大規模的出現在大海上,而是選擇固守某個地區。
加上對聯邦“抽風”的擔心,有很大可能他們會把自己的艦隊安排在本土的近海。
其實從現在來看,他們把剩下的艦隊安排在厄珀利爾海峽邊的港口里,除了給人們求證他們的艦隊并沒有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之外,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艦隊。
在大海上被狙擊了鬼知道是誰做的,如果有些小國家在技術上有了突破,他們搞點潛水艇來報復一下,或者干脆就是聯邦人搞的鬼,只要抓不住證據他們就不會承認,最后只能白白的損失。
一旦蓋弗拉的戰艦無法在安美利亞地區近海展示力量,安美利亞地區的穩定始終都會是一個問題,這個時候他們就需要有人來幫助他們了。
那么誰才是他們最好的合作伙伴呢?
理所當然的是聯邦呀,聯邦有實力強大的海軍,還有別人不知道深淺的陸軍,同時在地理上也具備優勢。
但聯邦肯定不會那么做,那樣做只會讓聯邦在國際形象上丟分,他們會成為暴君的合作伙伴,而不是帶領受壓迫的人們對抗暴權的勇士。
但是民間勢力能接手啊,比如說有一家叫做黑石安全的私人武裝勢力,他們在聯邦的國防部都有注冊,是一家合法的武裝公司,能夠接受任何軍事行動的外包,其中就包括了按撫和鎮壓。
這樣林奇手中的一些資源就能完全的調動起來,比如說他手里掌握著的安美利亞地區反抗組織的名單,亦或是某些反抗組織的賬戶……
總之,成立這樣一家公司是勢在必行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