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編,加利爾的匯率又漲了……”
一名記者敲了敲辦公室沒有關閉的門,探著腦袋對立面正在工作中的雜志主編說出了這樣一句話。
作為能夠在國際多國發行的《韋德·國際金融觀察者》雜志的主編,有時候他的工作和他掌握的知識、專業,并不是一回事。
主編過了幾秒種后才放下筆,揉了揉眼睛,并且嘆了一口氣。
“我知道了,你去忙吧……”
他隨口打發了門外的記者,聽得出他現在的情緒有點低落。
其實這很正常,全世界主流的人們都認為加利爾會有持續的增長,事實也的確如此,到目前為止加利爾的匯率始終在上升,并且隨著聯邦和蓋弗拉的商務談判開啟,加利爾再次表現出了強勁的勢頭。
作為一名見多識廣的主編,他其實很清楚,現在加利爾對標的不是聯邦索爾,而是聯邦在加利爾內的利益。
一旦聯邦和蓋弗拉的商務談判順利進行并且達成多項合作,納加利爾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就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那么加利爾的升值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他偏偏不能這么告訴別人,主流的媒體都在這么說,他所任職的雜志就不能這么說。
不僅不能順應著主要的潮流去說,反而要發表一系列反潮流的言論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這也是雜志生存的根本,同時也是他們吸引投資者目光的方式。
別人都在唱好,偏偏你唱衰,總會有些人無論是基于“我要了解你放了什么屁然后抨擊你的無知”以及“我想要看看你用怎樣荒唐的方式來說服我”這樣原因購買這份雜志,對雜志本身來說這就是成功的營銷方法。
但主編多少有些不甘心,又無能為力。
他們剛剛發表了對加利爾接下來走勢的看衰,加利爾匯率的實時波動就在他們的臉上狠狠的來了一下,主編有點胃疼。
可有沒有辦法,這就是雜志社生存的方式和根本,如果他們不這么做,很快他們就會淹沒在整個主流市場里。
沒有品牌影響力,沒有拿得出手,和別人截然不同的觀點,人們為什么要選擇這樣一份沒有任何價值的雜志?
就在他覺得是否需要換一份工作的時候,案前的電話鈴聲突兀的響起,嚇的他哆嗦了一下。
暗罵了幾句后,他提起了電話,“這里是國際觀察者雜志社,我是雜志社的主編……”
他沒有加上“韋德”這個名字,把它縮減掉了,這樣也能讓雜志社的名字聽起來更加高端大氣上檔次。
很快主編的臉上露出了一些奇怪的神色,因為來電者的目的讓人覺得有點……不可思議。
“我想知道你們對于加利爾匯率很快就會崩盤的判斷來自于那些證據,并且我也想要問問,你們雜志社是否接受贊助或者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