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變化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是國際熱錢對平穩趨勢的不滿,他們開始猛抄加利爾了。
這就像是聯邦金融崩潰的前夕,國際熱錢對于短期收益開始不滿,他們開始過度的壓榨利益,然后抽身離開。
既然他們這么配合,林奇也不可能坐視自己最后成為了接盤俠,所以提前一點出貨就最好的選擇,把危險轉嫁給其他人。
而且他也相信六大行,包括聯合開發公司也應該感覺到了這種不太正常的變化,這還只是啟動談判就開始漲,那么談判結果出來之后怎么辦?
具體實施這些商業計劃的時候怎么辦?
有人在透支潛力,想要偷跑!
林奇不需要比所有人快,只要比大多數人快就行了。
安排好這些事情之后,他稍作休息后,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接下來的談判上。
他們是來談判的,不是讓林奇來當老農辛勤耕耘的。
接下來每一次談判,大家都會坐在談判桌邊上圍繞著一個個問題拼命的主張自己的觀念,為了一個小數點后不知道多少位的數字盡力的政變。
不知道是因為怎樣的原因,這次的談判比想象中要順利不少。
蓋弗拉人似乎在一些本來被認為很難妥協的問題上,變得容易解決起來,而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為安美利亞。
又到了一場談判,只是這場談判中,一直坐在邊緣位置的林奇做到了主談判的區域。
坐在他對面的是蓋弗拉負責社會文化方面的負責人,他們甚至沒有一個專門的機構來負責這些東西,只有一個分支機構,像是辦公室什么的。
“林奇先生,我們目前并不打算在社會文化方面過多的和聯邦進行交流,所以……”,負責談判人看著新談判的議題搖了搖頭,這次談判來的人都不多。
蓋弗拉方面并不打算在這個問題上和聯邦人過多的扯蛋,快速的拒絕然后進入到下一項就是大臣們的立場。
不過林奇顯然不打算這么想,“文化是一個文明最璀璨的象征,如果我們想要在接下來多個領域內展開更加充分的合作,那么我們了解彼此就顯得非常重要。”
“國際性的國家層面合作不是一個簡單的買賣,你給我一塊錢,我給你一個東西,我們需要讓我們各自的人民了解到我們合作的必要性和前景。”
“在聯邦有一句諺語‘只有我們互相了解,命運才會相通’,而且我們的訴求并非單方面的!”
林奇這邊來的人不多,因為這個屬于額外加入到談判中的事項,國內也不是太感興趣,所以主要負責談判的就只有林奇,和一些基礎的工作人員。
甚至真正能夠負責這場談判的只有林奇自己,其他人就是一個背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