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林奇和他們多少有些交情,私底下閑聊的時候,問過他們,知不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
他本以為這對夫妻會用各種方式來反對林奇的觀點,甚至是為此翻臉,但讓林奇沒有想到的是,夫妻兩人很痛快的告訴了林奇,他們知道他們在做什么,也知道那個游戲實際上是一個騙局。
這就讓林奇覺得很……不可思議,既然知道是騙局,為什么還要參加,但這對夫妻卻告訴了林奇一個他從來都沒有想過的問題——他們能賺到錢。
大多數類似的騙局中第一批人是最有可能賺錢的,一旦第一批的利金供應不上就很容易出問題。
而且高端的做局者往往在計劃啟動時,第一批的目標都瞄準了具備一定社會地位和交際圈的對象,重點大學教授,博士導師,很顯然具備了這種條件。
后來那個騙局最終還是被揭穿了,很多人被騙光了家產,但那對教授夫妻,卻在這里面賺了八位數。
這不是一個笑話,它真實發生。
現在的理查德其實也遇到了差不多類似的情況,他的圓融資本剛剛開始發動的時候,就網絡了一些重要的第一批客戶。
其中不乏中產階級,甚至是一名貴族。
高昂的回報率在當今社會對無處安放自己安全感的人們來說具有無比的吸引力,國內發展速度緩慢,安美利亞地區就像是一個無底洞一樣吞噬著國內的產值,人們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避所有錯誤的選擇,直到理查德出現。
每個周期百分之八的回報率讓人驚掉了下巴,要知道一個回報周期不過是三十天,話句話來說,只需要一年就能回本,第二年就可以以每個月百分之八的速度快速實現盈利。
那些世界上有名的基金年回報率還不到百分之十五,一個圓融資本的年回報率就到達了百分之九十六,這會是騙子嗎?
不,這不是騙子,或者說是一群高明的騙子。
圓融資本并非是沒有“實體”,據理查德所說,他們有數十支考察隊在全世界尋找金礦,每年都會有穩定的金礦數量被發現,并且投入到開采當中。
而他們發行的這批金融商品,就叫做“圓融金券”,每個人獲得的回報,都來自于金礦。
一些相片,一些文字報道,一些簡報,從第一批人半信半疑的加入,到他們已經穩定的吃了兩期的紅利,人們已經不在乎這個圓融資本和圓融金券到底是不是騙局了,他們只在乎巨大的回報。
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渠道加入,理查德手中掌握著的資金也在倍增。
這次他重要的投資人,一名帝國伯爵特意為他召開了這場酒會,以此來吸引更多人的加入。
無論是不是騙局,只要理查德還有利可圖,他們這些先入場的人,就不會虧本。
當最后一名客人進入酒會現場之后,伯爵讓人關閉了大廳的門,他高舉著酒杯,站在理查德的身邊,大聲的說道,“敬理查德和金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