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廳中,稀稀拉拉的坐著幾桌食客等待著享受美好的午餐。
金匯銀行總部的三樓并不對普通員工開放,只對中高層開放,能來這里就餐的基本都是管理層了,在沒有董事局成員的情況下,卡而已已經算是這里差不多地位最高的。
為了表達對卡爾的尊敬,隆重的體現出企業文化中的上下尊卑,其他地位不夠的人都主動坐在離出口更近,離卡爾更遠的地方。
以至于即便大家坐在一個空間里,這些人卻不知道卡爾和林奇在說什么。
他們在說什么?
卡爾輕咳了一聲,臉上的笑容有些奇怪,有點說不上來的東西,他的聲音始終保持著比平時低了一些,“聯邦將允許經過審批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
林奇的瞳孔微微收縮,企業債券,這個說法比較正式化,如果通俗一點來說,就是允許企業向社會集資。
債券是有利息的,但有時候這個利息并不是以“貨幣”的方式支付,有可能是產品,有可能是一份工作,甚至還有可能是一套房子。
想到這,他輕笑起來,對于企業來說,對于聯邦的企業來說,對于聯邦的資本家們來說,這可能是在他們粗暴野蠻生長發展的黃金時代之后,迎來的第二個好時代了,一個白銀時代。
原因很簡單,發行債券,然后破產,只要有足夠的膽子,只要不要臉,一百萬,一千萬,那都只是一眨眼的功夫。
林奇很想知道是誰他媽的這么聰明提出的這個意見,“這是金管局提出來的?”
卡爾向后坐了坐,他鋪開了餐巾,點了一下頭,“他們想要銀行出錢,可你也看見了,我們今年有幾個億的壞賬,這還是我們放寬了評估的標準,如果我們評估嚴格一些,這個數字會很恐怖。”
“銀行現在有點肉疼,自然不會不愿意掏錢出來,加上……”,卡爾咧嘴一笑,“聽說是在開會的時候,有人抱怨了一句每次發生像是加利爾這樣的災難時,都會有大量的投資者被套牢。”
“所以金管局的第二長官提出了大致的雛形,讓企業向社會發行債券,無論如何,至少都在一口鍋里。”
每次金融出問題,一群外國人卷著錢就跑,這也是在會議上銀行高層直接開炮的原因。
如果說金融災難后錢都留在了國內,那沒問題,至少這些錢還在整個社會貨幣體系中工作,作為最重要的一環銀行,不管如何都能吃到紅利。
可這些錢被外國人卷跑了,銀行還要背負各種壞賬,現在還要銀行站出來掏錢,銀行肯定不同意。
于是在多種巧合之下,這個計劃出臺了,說白了就是集資開工,給那些想要努力,勇于拼搏的人一個機會。
這可不是一個笑話。
“我知道你也有一些公司,你也可以先準備一些材料,第一批審核應該很容易通過,到時候你就可以向社會發行債券了。”,卡爾再次暗示了一下,這個消息從出來到執行肯定不會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
就像現在,消息還沒出來,林奇乃至其他一些人就得到了消息,他們準備好了材料之后等著或者已經把材料提交上去。
那邊宣布了政策,沒兩天第一批審核制度最寬松就公告了,等其他人想著要加入時,審核制度就會變得嚴格起來。
這就是聯邦社會一種特質的體現——消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