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可氣的是這套行頭還只是這位參議員家里可能幾十套中的一套,他隨時隨地可以讓一個人繼續不吃不喝十幾年或者二十幾年。
果然,為了聯邦的自由和民眾的平等,這些奉獻都是值得的。
“我聽說過這個項目,軍事委員會通過了,不過一些我們中的一些人認為它并不適合現在就上馬。”,一邊享用著這頓昂貴的晚餐,這位參議員一邊聊著他們正在聊的事情。
他口中的項目是海軍之前提交的一個項目,在對蓋弗拉的海戰中海軍發現很多的問題,比如說水手的軍事素質普遍較低,比如說在一些主力艦的設計上還存在一些缺陷,比如說……
這種比如說有很多,發現了問題之后找出最關鍵的一些拿出來,然后申請軍費進行改造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可有些項目并不是那么容易通過,這些委員們也不每一次都會為了錢大開綠燈,偶爾他們也會有一些堅持。
像是一些明顯就是為了騙軍費的項目他們也不會批,他們之所以會這么有底線,純粹是不想給政敵攻擊他們的借口。
他們正在討論的,則是有關于飛行器的研發計劃。
在極限視距和超視距的瞄準定位中聯邦海軍表現的還有很大進步空間,俗稱不夠好。
聯邦海軍認為短時間這種差距是沒有辦法依靠演戲和訓練彌補的,這種在各種各樣復雜戰場情況下的作戰能力更多倚重于各種經驗,而不是純粹的死記硬背,當然后者也很重要。
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能夠彌補這種明顯的短板?
當然有,那就是讓極限視距和超視距變成可視視距,像快速升空觀察熱氣球就是一種方法,但還不夠高,受到的限制也太多。
他們把注意力重新放回到了飛行器上,一些已經日益成熟的民間飛行初步具備了執行戰場上空自由觀察的能力。
于是一個名為“海上偵察艦”的計劃出現在了軍事委員會的議案中并且還得到了通過,簡單一點來說這就是建造一個不具備強大攻擊力的工程艦,就是給飛行器提供一個起飛降落的跑道。
這樣造價便宜的同時航速也不慢,還便于維修,實在不行只能飄在水面上都行。
一旦發生戰爭,起飛的飛行器可以用機載無線電發回偵查情況,并且還能夠為超視距提供炮擊坐標校正。
但軍事撥款委員會覺得這就他媽是一個開玩笑的事情,那些飛行器在平地上降落都經常墜毀,現在還要把降落的地方放到顛簸起伏的艦船上,想出這種想法的人腦子肯定有包。
他們覺得太荒謬了,飛行器技術根本還不夠成熟,遠遠不到軍用的程度,這個項目很有可能只是為了以權謀私。
這種事情軍方不少干,在過去逃避主義盛行時期軍方似乎都是被害妄想癥患者,他們上報了很多項目,因為時代和政治環境原因其中大多數都被批準了。
比如說建立南方抵抗防線,避免一些侵略者從南方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