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有沒有俱樂部,能體現出一個非營利性組織在社會中的地位。
看看工人工會就知道了,他們就有俱樂部,而且很多俱樂部,每個城市甚至一些街區都有自己的俱樂部。
全國關注工人群體的組織不止一個,為什么只有工人工會有今天這樣的規模?
這其實和他們的俱樂部有非常直接的關系,炸雞,啤酒,口號,這就是他們的法寶。
翠西女士也想做,開起來很容易,但維持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得有錢才行。
她斟酌著說道,“成立俱樂部很容易,但維持……不是那么簡單。”
林奇聽得懂她的意思,“后續的錢我也會出一部分,我對這個俱樂部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盡量的做高端。”
“中產階級中的精英才有資格進入這個俱樂部,真正面向的還是上流社會,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其實依靠這個俱樂部盈利就并不是什么難事了。”
“甚至到后面這個俱樂部不僅不會用掉你大量的錢,反而能夠給你帶來可觀的收益。”
翠西女士的眼睛更亮了,“你知道,我對商業方面的事情不是很懂,你得幫我。”
“當然,我肯定會幫你。”,林奇點了一下頭,“到時候我會讓凱瑟琳來負責一些簡單的事情。”
這就是利益交換,翠西女士點了點頭,“沒有問題。”
聯邦絕大多數俱樂部都在依靠捐助支撐,這也是他們最蠢的地方。
其實俱樂部能做到很多的事情,它其實就是一個“圈子”文化的具現化。
很多人想要擠進上流社會的圈子,為此他們能付出一般人難以想象的代價,可如果告訴他們,只要進入了某個俱樂部,就等于他們一只腳踏進了上流社會中,他們會愿意嗎?
當然會愿意,他們為了這樣的機會,為了多認識一些上流社會的人,他們會非常的慷慨。
就算沒有這些人,一些商業性質的推薦也能收獲大量的費用。
比如說這個女性的俱樂部開辦一期針對服裝設計為主題的沙龍,聊的就是服裝設計,然后讓那些大牌的設計師,奢侈品品牌來競價。
誰給的多,就請誰,他們就能在這些上流社會貴婦圈子里直接的宣傳自己家的產品。
像這樣的方式有很多,而且也不會讓人反感,但這個時候的人們似乎還沒有發現這一點。
或者說他們發現了,卻不知道如何變現。
談到賺錢這個問題,林奇就是行家了。
兩人談妥了一些細節問題后,翠西女士就回去忙著準備了,而林奇也需要準備一下。
一旦廣告上市,人們買不到商品,一定會沸騰的,好事也會變成壞事。
所以在這之前,得想個辦法解決這些問題,同時讓人看見每時每刻的變化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