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看起來好像有點不可思議,教育集團怎么和幫派扯上關系了?
恰巧就是這樣,比如說圣和會聯盟,這可以說是教育領域中最大的一支利益集團了。
他們要的是什么?
是人們對校友身份的在意,是人們對圣和會候選成員的向往,是能夠通過上圣和會學校,在沒有畢業之前就建立豐富且可靠的社會人際網絡和關系。
這也是為什么有那么多的父母愿意花上大價錢,把自己的孩子送進名校里,甚至這些名校都不愿意招納贊助生,他們也要想盡辦法把自己的孩子塞進去。
這種“商品”比壟斷知識帶來的利潤更高,影響力也更可怕,偏偏它帶來的負面效應,又是最小的。
人們從來都不憎恨那些圣和會高等院校不吸納他們的孩子,他們只會恨自己的孩子不夠優秀,恨自己不夠有錢,總之他們不認為這是學校的問題!
多可怕?
就連醫療集團都比不上這一點,至少有人會罵醫療集團,可很少有人罵教育集團。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改變教育體制,并不會真正的觸動那些教育集團的利益。
公立大學兜售的是知識,私立大學兜售的則是成功的秘訣,他們不是一回事!
房間里的每個人都知道這一點,只是他們不愿意先站出來,特魯曼先生站了出來,總統又想到了那天他就站在自己的辦公室里,表達著對這個國家,對資本家的絕望和憤慨。
這恰恰讓總統更加的相信特魯曼,因為他知道,除了自己,他沒有能依靠的人了。
總統先生點了點頭,“我在就職宣言中也談到了教育改革的問題,這正好是我實現諾言的時候,我可不希望自己退休的時候,被人稱作為‘騙子總統’!”
“那么特魯曼,我們從什么地方開始?”
特魯曼先生沒有太多的遲疑,“從更低的標準開始。”
“我以為你會說要建立更多的公立學校。”,總統的情緒還算輕松,這是一個玩笑話。
一個公立學校的建設成本不高,但是維持成本不算低,并不是每個城市的財政都能支撐的起。
越高級的學校,費用開銷越大,現在聯邦很多州就三五個大學,很多城市都沒有公立大學。
費用難以承受是個大問題,如果要建造很多的公立學校,對聯邦的財政將會是一個沉重的壓力。
除此之外,老師的來源也會比較麻煩。
特魯曼先生搖了搖頭,“沒有這個必要,我們只需要擴大現有的學校校區,讓它能容納更多的人進去學習就行了。”
“小學,中學的改革不應該太大,而大學……”,他沉吟了一會,“我們可以鼓勵地方政府和私人合營,或者給予愿意建立私人大學,但按照我們制定的新規則來的人一些幫助。”
“比如說……生源。”
“會有很多想要上大學但是上不起的人,比如說林奇……”
房間里頓時響起了充滿善意或者不那么善意的笑聲,大家都知道,林奇學習其實不錯,因為他沒有錢,沒有升學保險,所以他高中上完就不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