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為了一套房子,要背負一輩子的貸款,但現在,人們有可能為了上大學,背負一輩子的貸款。
不過沒關系,很快這些人就會開始習慣每個周期接收的賬單中有這么一張嶄新的,以前沒有見過的賬單——“請按時支付助學貸款本金和利息!”
林奇考慮了一下,這不是問題,“為什么你會有這樣的想法?”
帕圖先生撇了撇嘴,“沒有什么是永遠都不會變化的東西,林奇,財富,地位,甚至是黃金,總會發生變化。”
“我們的盈利太單一了,地產,服務業和銷售行業,這些東西……”,他搖了搖頭,“我們需要拓展新的渠道。”
“他們都在進步,如果我們還停留在原地,最終我們就會被時代的巨浪吞沒!”
很有思想的話,而這也是帕圖先生,以及更多富豪們的真實寫照。
其實說穿了,就是轉型。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點,早些年干資源特別賺錢,比如說煉鋼,后來干工廠賺錢,現在又是輕工和科研。
時代變化的太快,暴利時代結束之后就是微利時代,最終就會進入負利時代。
如果不能在出現虧損前找到新的贏利點,不能轉型,有可能一個財團就會逐漸的沒落。
擁有過財富的人讓他們回到街頭,那不如殺死他們。
至于為什么選擇助學貸款來做,那也是因為競爭問題。
比起老牌的一些做保險起家的財團或者集團公司,哪怕是星夢蝶,想要貿然的進入保險市場或者財務類金融市場,也是很困難的。
有保險公司和銀行之類的阻擊,想成功很困難,最終有可能是被迫去收購一家公司然后自己來運營。
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或者更久,才能回本。
所以當他知道林奇和總統府在推動助學貸款這個事情的時候,第一個想法就是借由助學貸款作為一個機會,一個契機,打開自己在保險金融領域內的未來。
有了這樣的機會作為一個跳板,就算最后失敗了,也不會傷到根本。
更何況,這是總統先生推動的改革,不會那么容易失敗的。
“今年應該沒有這種可能,明年或者后年,我們應該會嘗試全面推動這些事情,到時候我們可以再坐下來談談。”
帕圖先生微微頷首,“當然,我只是表達一下我的想法,到時候你讓人通知我一下就行了。”
兩人又說了幾句沒什么營養的話,帕圖先生邀請林奇有空的時候參加圣和會的聚會,然后就分開了。
接下來每隔一會,就會有一個人走到林奇這邊來和他交談,然后再換一個人。
當一個有錢,有地位,有影響力的人真累!
誰能知道林奇每天都要為這個社會考慮那么多事情,他比總統還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