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將看向了,林奇身邊的總工程師,后者點了點頭。
于是壓力又回到了船舶公司這邊。
大家討論了半個多小時,沒有得到任何有價值的結果,船舶只要在海上行駛,就不可能不晃動起伏。
戰列艦夠大了,一樣會隨著海浪起起伏伏,這沒辦法避免。
最終林奇總結了一下——大家回去各自發展自己的技術,然后等過段時間再談這個問題。
在回去的路上,總工程師突然間說道,“其實我們能做到。”
林奇看著他,“我們能做到什么?”
“在稍微有點顛簸的跑道上起飛和降落,只要稍微改變一下起落架的結構就行了。”
隨后總工程師和林奇談到了這個改變的方法,“我們的馬車就已經有了完善的減震功能,雖然效果看起來不是那么的明顯,但真的有用。”
他用隨身攜帶著的筆和紙,簡單的說明了一下方法,只要彈簧承受的重量大于靜止時飛機和駕駛員的重量,那么在飛行時如果遭遇顛簸等情況時就不會有大問題。
彈簧的收縮和繃緊就能改善這些問題,當然實際的情況還需要專門的實驗,總工程師認為這些不是問題。
林奇看著那些草稿,問了一個無關的問題,“為什么會議上你不說?”
總工程師想了想,“因為我們解決不了起飛距離的問題。”
“目前聯邦最長的戰列艦也不超過三百米,這意味著我們的飛機要在兩百米左右的跑道上完成加速并且起飛,我們做不到。”
林奇一下子就明白了總工程師這么說的意思,顛簸的問題好解決,但起飛距離不夠的問題很難解決。
前者隨時隨地都可以完成,而后者不是那么容易的。
后面這個問題解決不掉,前面的問題就很難解決!
他很聰明,知道如何應對“客戶”,這也是林奇選他的原因。
其實這個問題在林奇來看,并不是個大問題,只要不斷的砸錢就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他依稀記得有個東西,叫做彈射起步……
國防部找來的專家開會的結果不那么正面,隨后軍情局和安委會啟動了一些深潛在蓋弗拉的間諜,要求他們必須盡快弄到“海上堡壘”的設計圖,以及艦載飛機的設計圖。
為了這兩份東西,可以不惜一切代價!
與此同時,各大船舶制造公司也接到了國防部的新的研發項目,他們需要一條海上跑道。
而林奇的飛行研究所,則接到了“如何讓飛機在顛簸的海面跑道上起飛和降落”的研究課題,沒有具體的經費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