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失學青少年上學只是一時間的辦法,如果教育方面不發生變化,我們就很難改變這樣的局面。”
“每年,都會有大量的孩子因為支付不起學費,或者家庭需要勞動力從而離開學校,這實際上是對聯邦未來的不負責任。”
“孩子們,就是聯邦的未來,如果孩子們的受教育程度太低,很顯然我們的未來也不會變得有多美好!”
此時的林奇坐在了正對著市長的座位上,凱瑟琳則坐在了他的旁邊,現在林奇才是主角。
年輕的市長點了點頭,他的州長叔叔前天就給他打了電話,告訴他聯邦政府對教育改革的決心。
作為一名已經從政的年輕人,他當然知道這是什么意思。
政客和資本家其實在某些問題上的做派是一樣的,他們不會去對抗潮流,只會順應潮流。
教育改革的趨勢不可避免,那么就加入這股洪流,否則就會被它沖垮。
市長也點頭附和,“的確是這樣,我認為中低級教育應該作為國民基礎教育來對待,我們不應該給學生和學生的家庭施加太多的壓力,特別是經濟方面的壓力。”
他稍稍加重了一些語氣,“如果因為經濟壓力導致了一些學生無法繼續接受教育,這就是犯罪!”
很好的共識,林奇點了點頭,“所以我和凱瑟商量了一下,打算在塞賓市成立一些學校。”
“一些?”,市長換了一個座位,他的屁股有點坐不住了,這不是一所,而是一些。
教育也是民眾們非常在意的東西,如果能夠得到免費或者廉價的教育,民眾們對他的支持率就會提高很多。
年輕的市長沒有太多的野心,他只想先把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坐穩了,然后謀求州參議員的職務,然后就是競選州長,甚至是走向國會議員。
這條路從一開始,就是規劃好的,在這個過程中除了他需要自己努力之外,也需要得到一些人的幫助,一些資本家的幫助,以及選民的支持。
林奇點了一下頭,“四所小學,三所中學,以及一所大學。”
市長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你是說,大學?”
“在塞賓市,成立一所大學?”
小學,中學,這些東西有意義有價值,但不及大學的十分之一。
如果塞賓市能成立一所大學,至少在人文文化方面,塞賓市會一下子進入州內的前列。
并且有自己的大學對提升市民的歸屬感,榮譽感,非常的有好處,甚至在錄取方面也可以適當的給本地學生放低一些標準。
畢竟,大學最重要的是面試,而不是你考了多少分。
這對年輕的市長來說充滿了誘惑力,他的履歷也會因此變得非常的好看,這樣能夠得到的黨內資源也就更多。
林奇點著頭說道,“是的,一所大學,正規的大學,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杜林學院。”
“不過現在它只是一個構思,一個計劃,具體實現的話還需要一段時間。”
“選址就是一個問題,接下來還有學校的老師聘用,專業課的開設等等,這不是有錢就能一下子解決的,得找個機會,做好準備!”
市長雖然不清楚“杜林”是誰,但他不會放過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