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吃救濟食品是一個好辦法,可救濟食品終歸不是解決的辦法,那種東西的確不會輕易的讓人餓死,但也不會讓人“活”。
它只夠勉強讓人能夠維持生命一段時間,長時間缺乏營養,人就會生病,最終還是會死。
救濟食品只能讓人死的慢一些,卻阻止不了死亡的最終結果。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選擇,首相閣下考慮了許久,才繼續說道,“說說你們的條件。”
在這場談判開始之前,林奇就已經從特魯曼先生那邊得到了一些要求以及底線。
其實聯邦政府本意上還是希望能夠幫一下蓋弗拉的,這種思想看上去好像很矛盾?
一點也不!
在過去很多年里蓋弗拉一直扮演著世界老大哥的角色,可能以前世界的聯系不緊密,大家頂多就在自己家門活動頻繁,遠一點的地方跑得少一些,可并不是就完全沒有。
長期以來蓋弗拉給聯邦政府和聯邦人留下了非常強大的印象,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們的戰績,很多人都還認為他們依舊強大。
就像是林奇對特魯曼先生所說的“聯邦需要勝利”一樣,聯邦人心態的崛起,也需要一個過程。
他們不可能一下子從世界發展的旁觀者變成了世界老大哥,這需要有一個心理的變化。
援助昔日的強國,就是聯邦人在尋求心理變化過程中最顯著的一個信號。
如果有人到聯邦去做調查,就會發現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聯邦人對蓋弗拉的態度相對中立偏向冷漠,很不關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聯邦人對蓋弗拉的態度又變成了警惕和不愿意得罪,這也是為什么聯邦后來要加入戰勝國同盟的原因。
誰都知道在戰爭尾聲加入一個集團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但……聯邦終究是有些畏懼中立的態度會引來蓋弗拉的強烈不滿。
直到現在。
如果再有人去做調查,就會發現一直對蓋弗拉保持中遠距離的聯邦人,突然在心態上對這個國家變得親近起來。
他們愿意友好的和蓋弗拉達成某種世界合作關系,也愿意在蓋弗拉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
其實這種心態一點也不復雜,就是一種“富有”之后短時間內的虛榮,炫耀。
瞧!
過去的老大哥都需要我的幫助了,現在誰才是爸爸不用我多說了吧?
大概就是這樣的心態,哪怕稍稍苛待一點自己,聯邦人也要體現出這種“如天和地永遠都不會磨滅的友情”關系!
包括總統先生,都很希望首相閣下能打電話給他,并說一聲謝謝!
這也是特魯曼先生特意囑咐林奇的,一定要體現出總統先生在這件事里的態度,并且讓首相閣下盡可能的給他打個電話,說點好聽的。
這樣他能高興很長一段時間,并且在處理一些工作的意見上,更靠近特魯曼先生。
不過這些事情,首相閣下不清楚,這就是談判中落入下風的原因,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