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知道,今日是自己改變命運的機會。
唯一的機會。
若不抓住,余生便只能草草度過。
“草民……李斯,拜見陛下!”
鐐銬哐當作響,李斯恭敬跪拜而下,額頭緊貼雕花青石地板。
嬴政道:“起來吧!”
“你很聰明!”他道。
李斯趕忙道:“陛下謬贊了!”
“不知李先生師從何人,到秦國來有何打算?”嬴政道。
“陛下,草民師從荀子。秦政治清明,兼容并蓄,廣納四方賢才,草民到秦來是為一展所學。”
“哦,原來李先生師是荀子高徒。”
嬴政單刀直入道:
“不知李先生對《呂氏春秋》與《商君書》二者治國之道,有何看法?
如今秦,是該用《商君書》,還是該用《呂氏春秋》為治國圣典?”
李斯略一思索,道:
“陛下,《呂氏春秋》集諸子百家之長,主張行王道,王天下;
《商君書》主張以法治國,律法嚴苛,霸天下。
至于,如今秦該以二者中的哪種主張治國,還在陛下之念。”
“請先生賜教!”
李斯道:
“若陛下只想如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和楚莊王五位一樣,成為神荒東隅諸侯國之霸主。
當用《呂氏春秋》,王道天下。
若陛下欲橫掃八荒**,掃滅東隅眾諸侯國,一統天下,建立前所未有之強大帝國。
當用《商君書》,行法道,制霸天下。”
他知道,少年秦王已經做出抉擇。
嬴政聞聲,嘴角浮現出笑意:“來人,不得對李先生無禮,馬上打開鐐銬!”
他已確認,眼前這位李斯,與華夏名相李斯一樣,具有才干。
嬴政頗為高興。
雖然,嬴政知道華夏李斯,貪戀榮華富貴,做出一系列惡事,如建議始皇焚書坑儒、妒殺韓非子、與趙高合謀發動沙丘之變等。
但不可否認,李斯確實大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做出巨大貢獻。
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等等,都是大功。
嬴政用人,有自己的哲學。
德才兼備之大才雖好,但這等人杰鳳毛麟角,少之又少,可遇不可求。
而治理國家,所需人才眾多,不可能有才無德便不用。
用人當用其長,避其短。
李斯既然有大才而私德欠缺,那便用之亦防范之。
秦王一聲令下,立刻有甲士進來,幫李斯打開鐐銬。
“李先生,請上座!”嬴政道。
李斯誠惶誠恐:“陛下,這……這萬萬使不得!”
與大秦君王平起平坐,這如何使得,他心中不安。
“先生不坐,是想抗王命?”嬴政臉色一板。
李斯又是一禮:“那草民逾越了,恭敬不如從命!”
他剛坐下。
“李先生滿腹經綸,寡人欲任用你為巴郡郡守,不知先生可愿擔此重任?”嬴政道。
玉不琢不成器。
李斯雖有大才,但嬴政還是準備好好磨礪之。
巴郡是秦國幾年前攻滅巴國后,才建立的新郡,內部還很混亂,非賢明無以勝任。
疾風知勁草,路遙知馬力。
嬴政欲讓李斯為巴郡郡守,一方面是磨礪對方,另一方面也是為其增添資歷,為將來調入王庭中樞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