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疑惑:“科舉?”
嬴政向對方詳細說明了科舉。
司馬懿了解后,臉上滿是驚嘆之色:“陛下,您真乃神人!”
“科舉制,不是寡人想出來的,而是從上古書籍中知曉。”嬴政搖了搖頭道。
他所說的科舉,已經與傳統意義上的科舉大不同。
嬴政對傳統科舉進行大量刪改,將那些教條式的框框架架全部取消,比如八股等,并增加了許多務實新東西。
科舉考試科目,原有進士科,明法(法律)科,明字(文字)科等。
現在,嬴政去除其他諸科,獨留進士科。
另外,他增加了墨科。
墨科是一個統稱,其包括機械發明、土木工程、兵器鍛造、造化(化學)等諸多子科目。
增加墨科是嬴政的一大創舉,對以后的大秦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墨科將為大秦,提供大量優秀土木等各種技術型人才。
嬴政通讀系統給的各種書籍,知曉各種先進技術,對國家的發展進步尤為重要。
所以,他才特設墨科。
以后,從墨科中招攬的人才,也將遠超進士科。
當然,這都是后話。
“陛下,這科舉選才甚好,讓那些優秀寒門子弟、以及各種人才,都有了晉升通道。
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你專精某一方面,都會被王庭錄取,定能極大的促進大秦發展。
但是,科舉必須先興學,讓更多的人讀書識字才行。”司馬懿一語道破其中關鍵。
秦王點點頭。
如果只有貴族階層能讀書識字,那樣的話,科舉也只能在貴族中甄選人才。
這與舉孝廉,又有何異?
這樣的科舉,根本就不是科舉。
嬴政知道,想要實行科舉制,必先興學,教育出合格生員。
秦王將興學事宜交給司馬懿全權負責,包括建設學校、編撰教材、招聘教習等等,有著一大串的事務要完成。
而且,要投入巨額銀兩。
想要順利舉辦第一屆科舉,沒有數年之功,無法做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培育人才是一件不易之事,需長久堅持。
嬴政改造后的新科舉一整套制度,其實已十分接近現代的升學、選拔人才制度了。
他將統一全國教材,統一全國考核標準,設立鄉學、縣學、郡學與國學四大等級學府。
鄉學最低等級學府、國學最高等級學府,鄉學生員只有考核成績合格方可升入縣學,郡學、國學亦是如此。
鄉學與縣學不分學科,郡學分進士科與墨科,生員可根據自身特長,選擇兩科中的一科進行學習。
鄉學生員稱為鄉生、縣學生員稱為縣生、郡學生員為郡生、國學則為國生。
國生畢業后,根據全國統考成績排名,進士科取一定數量的優異國生參加殿試,評選出三甲狀元、榜樣、探花,進士、同進士;墨科同樣如此。
殿試,一般由秦王親自主持。
……
翌日,早朝。
嬴政讓丞相宣布招賢令、舉孝廉事宜,并告知滿朝文武,大秦三年后將全面實行科舉選才,亦或說科舉取士。
半年后,鄉學、縣學、郡學、國學將統一招收生員。
鄉學只要滿六歲的孩童(男女不限),都可入學,無須考核,且學費全免。
縣學及以上學府,則需考核過關者,方能入學。
縣生、郡生、國生的各種待遇,以及權力,都進行了詳細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