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據我楚國探子匯報,匈奴已經得到秦國重裝騎兵的馬中三寶,正大量打造、裝備之。
若是有20萬的匈奴騎兵,裝備馬中三寶,實力定將遠超秦國騎兵軍團。
我們要擊敗秦國,將其趕回西面老巢,只有聯合匈奴,才能做到!
否則,即便我們集結百萬聯軍,也沒有太大勝算!”
楚王話語落下,眾使節不禁陷入沉默之中。
齊趙韓越宋等國,自詡中原上國,禮儀之邦,對于匈奴、犬戎、雪神和百越這些蠻荒之國,從骨子里是瞧不起的。
覺得他們都是茹毛飲血的野人,與他們為伍,會大大拉低中原大國的身份。
另外,對于這些國家,特別是匈奴,各國也是有著堤防之心。
在背面的趙國,因為與匈奴接壤,沒有少受匈奴侵擾,匈奴騎兵機動性強,來去如風,防不勝防。
每年,匈奴都要南下,對趙國邊境之城,燒殺搶掠。
等趙國大批正規軍趕到了,匈奴騎兵便已逃之夭夭。
趙國使節最先站出來,道:“楚王,你的這個提議,我趙國斷然無法接受!一旦,匈奴騎兵入我趙國,那不等于是引狼入室嗎?”
“對,趙使說得對,匈奴這些茹毛飲血之徒,一旦進入中原,占據了城池,屆時我們是請神容易送神難!
而且,中原地勢開闊平坦,是匈奴騎兵的天然戰場,若讓匈奴在中原站穩腳跟,只怕我中原各國都永無寧日啊!”齊國使節也出言反對道。
“我們現在最大的敵人是秦,只有讓強秦實力大損、甚至滅亡,我們中原諸國才有活路。
若不滅秦,中原諸國必亡無疑。
重病當用猛藥,只有引匈奴騎兵入中原,我們才能醫治秦之重疾,才能讓我等中原諸國百世傳承。
對于匈奴之禍害,趙使、齊使,你們過于憂慮了。
引匈奴兵入中原,我們可暗中加以防范。
等將秦國駐扎在魏地的軍隊全部消滅,使得秦國實力大損后,我們再合力,用計將匈奴人趕出去便可。
匈奴騎兵雖強,但是,匈奴畢竟是外來之客,糧草供給、軍械補充等等,只要我們中原諸國合力限制,他們入中原也翻不起波瀾,最終只有乖乖退出去!”
楚王一番話,讓各國使節陷入沉思。
即便剛開始極力反對的趙、齊使節,也是沒有開口。
不得不說,楚王也是一位頗有手段、且膽略過人的君主,引匈奴入中原這一記猛藥,若是使用得當,還真能給秦國造成不小的麻煩。
最終,經過一番激烈討論后,到了天亮時分,十三國商議好對策,一致同意引匈奴入中原抗秦。
由楚國派出使節,帶上貴重禮物,秘密前往匈奴王庭去見呼延鎮東可汗,商議合作之事。
同時,楚國、齊國、越國、趙國、韓國、代國、宋國等,同意合力出兵130萬,伐秦。
……
秦魏道內。
上將軍白起率領10萬重裝步兵與3萬重裝騎兵,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對二十二頂級豪族與保王派殘余勢力,展開進攻。
因為,黑冰臺早已在秦國伐魏之初,就有大量密探安插入魏地,收集了大量關于二十二頂級豪族、保王派勢力的信息。
使得上將軍白起剿滅這些勢力的速度極快,且順利。
白起可以確定,秦國攻克魏國后,接下來中原諸國定會群起對抗秦國。
所以,他必須要在最短時間內,清除秦魏道內的不穩定因素,以便騰出手來,對付十有**會來臨的中原諸國聯軍。
若在中原諸國來犯之后,還沒有肅清秦魏道內部的各種反抗勢力,屆時秦軍將陷入內憂外患的不利境地。
上將軍白起感到了深深地緊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