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井秀樹未卜先知的能力在告訴他,后世的日本政府為了舒緩東京的人口密度過大的壓力,不惜還出臺了鼓勵政策就是讓大家去鄉下小地方居住和過活。
日本政府不但提供免費的房屋,而且還提供遷移費,修葺費等等。結果,仍舊是收效甚微,完全打動不了日本人,特別是年輕人的心。
三井秀樹作為年輕人,特別能夠理解當下年輕人的心態。在小地方鄉下雖然活得確實不會像在東京生活這么艱難和壓力大,但是一眼就能夠望到頭的生活,絕對不是年輕人想要的。
東京這里機會多是一個方面,真正能夠打動年輕人的還是在于另一個方面,就算這一輩子沒有做出什么成績,也好歹要見識見識一番東京這座三大國際化大都市的繁榮。一輩子就窩在鄉下小地方能夠有什么意思?
日本全國有1.28億人口,國土面積相當于中國的云南省。市場原本就只有這么大,該發展的地方都發展了。
新的經濟增長點沒有出現,也就不可能再大力拉動日本國內的經濟。日本大手企業早早地就開始了布局海外和投資海外,便是為了彌補其本國市場相對狹小的這樣一塊短板。
日本年輕人當中就有了一股思潮,與其把錢浪費在不必要的事情上面,還不如就把錢好好地存著,從而才好用于其它地方。
經過三井秀樹的實際調查,日本年輕人低**的那一個群體,也并沒有存下多少錢。準確的說,在東京這樣的地方生活,想要存下錢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每月六萬日元的房租在東京都算是中偏下的水準。再加上水電煤氣,交通費,吃飯等等開銷。
一個成年人,每月再怎么節省,十幾萬日元的花銷是肯定要的。年輕人的月收入普遍都在二十萬日元左右,甚至相當一部分人還不到這個數字。
問題來了。日本年輕人想要花錢,也要有的花才行嘛!所以,他們主要愿意集中消費的方向還是在于旅游,動漫,游戲等等各種興趣好愛上面。
至于奢侈品,完全就不“感冒”,畢竟優衣庫,Zara,H&M對于普通年輕人來說,已經足夠好了。
所以,他們表現出的樣子就是好似沒有什么上進心和野心,寧可大排長龍的去吃拉面就能夠得到小小地滿足。
這種在日本年輕人當中的小確幸會隨著時間的往后推移,變得越來越明顯。三井秀樹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互聯網金融來刺激他們消費。
年輕人沒錢,那就借錢給他們花。到了還款日,還不了,那可以分期還。他的盈利模式就是在于賺取利息。除此之外,還提供各種理財型的基金等等。
雖然現實當中有信用卡,但是也存在不方便的地方。信用卡取現的手續費高,那么自己的創業項目上面就準備針對這一點上面采取手續費相對更低的策略來吸引廣大的客戶群。
互聯網金融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借助一個個手機移動端平臺,在現實當中不需要像銀行那樣在繁華地段或者居民聚集地設立一個個的網點。這就節省了不小的一個運營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