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讀書也得講究一個方式方法。這接受不同的信息和思想多了,也容易造成個人思想的混亂。
只要能夠突破,那么就會逐漸形成自己那一套思維體系和價值觀,有著獨立思考能力,再也不會盲從,人云亦云。
至于經濟方面,只要我越來越好,那你也會跟著越來越好,一輩子都不會為錢發愁。”三井秀樹侃侃而談道。
“不好好地讀書,豈不是一輩子都沒有什么希望了?”三井美奈一邊看著爸爸收拾寢具,一邊吸收和消化道。
“是的。歷史上那些留名的人物,即便是沒有受到過什么正經的學校教育,也都是通過自學和大量的書籍而自學成才。
哪怕是天資不夠聰穎,也是精力過人,付出了比常人要多得多的努力。何況日本的歷史上面的掌權人物當中,又有幾個是平民出身?
連我們三井家的祖上都是貴族。豐臣秀吉平民出身,二代而亡。還有一說,豐臣秀賴不是豐臣秀吉的親生兒子。
更有一說,豐臣秀賴是茶茶和石田三成的親生兒子。無論那一說,豐臣家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當中。
哪怕是三菱財閥的創始人巖崎彌太郎,也不是一個徹徹底底地泥腿子出身。巖崎彌太郎七代以前的祖先,經過多年苦心經營,買下鄉士(鄉居的武士)的地位,使得巖崎家脫離了平民之籍。
在后來,卻家道中落,巖崎彌太郎的祖父因為貧困不得不把鄉士地位賣掉。巖崎家從此便被排斥于正規武士之外,成為地下浪人,不再有武士家族的榮耀了。
至于我崇拜的硬金財閥會長岸本正義,同樣不是貧民出身,而是出生于一個富裕家庭。
三井家數百年,乃至上千年不衰,也是有原因的。前半卷的《三井氏家規》,后半卷的三井家訓《宗竺遺訓》,你也得好好地多次。
家規中開首僅兩字‘勤儉’,末篇也寫到了要‘嚴格要求后輩,從小磨練他’,家規總結了老祖宗用一生翻滾于商場的經驗,并強調了‘人舍我與,人與我舍’。
家規中也提到了如何處理與伙計的關系,與大名的關系,如何用最少的錢辦最多的事。其中有些經驗到今天仍閃爍著光芒。
三井高利在自己晚年時又總結一生的處世經營,編完了后半卷。這本家規,在三井家是代代相傳,激勵著每一代三井后人艱苦創業。
這本家規的一本原版也被保存在東京大學,成了一本研究德川幕府時期日本工商管理的重要歷史資料。
三井家的家訓《宗竺遺訓》里面有提到過,無能者雖為總領,也要與其斷絕關系,令其出家。”三井秀樹一面收拾好寢具,另一面是有一說一道。
“我怎么感覺你說來說去,都是在說,在日本,出身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和前途。”三井美奈一針見血道。
三井秀樹沒有否認,更是讓她明白,即便她只是自己的私生女,沒有得到三井家的認可和接納,也要比億萬普羅大眾的出身是好得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