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工人每月的工資不但有絕對的保證,而且獎金又多。說得直白些,工人們都會自覺自愿的主動要求多加班。
就算一天工作十好幾個小時,都樂在其中,不會叫苦,更不會說什么不干的話。誰不讓加班,就會和誰急。
在美國二戰后的經濟繁榮期間,快餐文化,漢堡文化,炸雞文化,可樂文化等等之所以能夠大發展,從而成為美國的國家文化符號,全是托福于此。
那個時候的美國人忙著賺錢,誰還有閑情雅致的慢慢吃飯,幾下吃飽了,才好接著去干活兒,時間就是金錢。
他們為了能夠過上更美好的生活,美國夢就此誕生和被勾勒了出來。平日里面,住在獨棟的大房子當中,養上二,三條狗,至少有一輛汽車……到了周末,丈夫還可以帶著老婆孩子去到鄉間的小別墅度假。
當然,那一棟鄉間的小別墅也是個人的私有財產。女人不用非得工作,在家照顧孩子和燒菜做飯,做家務就好。
畢竟,在當時的美國,一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都能夠養活一大家子人。他們晚上下班后,還能夠去酒吧喝喝酒,周末參加一些釣魚之類的協會活動。
那個時候的美國男人在家里面的地位是極其的高,絕對的權威,完全能夠做到說一不二的地步。”
“你所說的美國人這些事情,也確實是很像日本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的日本人。”住友涼子在大學也是主攻經濟學的人,自然對美國的經濟發展歷史和本國的經濟發展歷史都知曉道。
“美國可是一個清教徒的國家。清教徒的教義當中就有重要的一條核心內容,生活勤儉,反對鋪張浪費和糜爛奢華作風。
這也就為早期的許多美國人是積累下了不少的財富,從而使得一些人有了本錢,是才可以從事投資方面的事情。
由此可見,美國人也不是一開始就擁有什么超前消費的觀念和習慣。他們曾經同樣有過很會存錢的觀念和勤儉的生活習慣。
美國人從什么時候開始起大變化呢?那就是美國成為超級大國開始。美國作為當前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強大,也不會因為這一次的金融危機而倒下。
日本在八十年代經濟全盛時期的整體國民生活質量也只有同時期美國整體國民生活質量的85%。”
三井秀樹說了一半,留了一半卻沒有說出來。十年之后,中國整體國民的生活質量還只是同時期美國整體國民生活質量的25%。至于印度人,連同時期美國整體國民生活質量的10%都不到。
普通美國人之所以不愛存錢就是基于這個國家太強大,還有著各種比較完善的保障措施。
哪怕是露宿街頭,也不會餓死人,畢竟每天都有發放食物的救濟站。除此之外,還有免費醫療,免費教育……這就造成了許多美國人沒有危機感。
在新冠疫情期間,美聯儲官方給出的一個數據,只有61%的美國成年人能夠拿出400美元的現金用于緊急支出。
他們每年花在非必需品上面的消費總共有1.8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人每年差不多扔掉了個人收入的33%。
一個國家一旦成為了超級大國,總是會有著匪夷所思的國情。就如同中國的漢朝和唐朝,還有著臟唐臭漢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