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當下的經濟雖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是表現欠佳,但是也好過了這個世界上的絕大多數國家。
作為日本普通國民還是相當的有保證。雖然日本國內的問題也有不少,但是還不至于沒飯吃。
當然,在泡沫經濟時代的日本普通國民,更是有一種作為日本人的驕傲感和自豪感在心中。
哪怕我出生于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前夜,沒有趕上那一個時代,也還是挺喜歡日本過去那種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社會氛圍,畢竟整個日本社會充滿了活力。
現如今,你再看看現在的日本人,特別是日本年輕人。他們當中不少人的身上就喪失了活力。
他們對于工作沒有什么干勁,對個人的未來和前途也不抱有希望。”三井秀樹有一說一道。
“對于經過日本經濟泡沫破滅的人來說,那就是噩夢。如果我沒有記錯,就在當時,每天自殺的人數就高達90人之多,每16分鐘就有一個人自殺。
公司倒閉潮,裁員潮襲來,直接沖擊和破壞了日本一直引以為傲的終生雇用制。連曾經一度認為銀行是不會倒閉的存在,也陸陸續續地出現了倒閉。
在日本,一旦失去正式工作,還上了年紀,可不是一件能夠讓人愉快的事情。除非你有特殊才能或者是過硬的一技之長,余生就恐怕都會活在不如意當中。
所以,一些人選擇自殺,走上不歸路,也正是這么一個主要原因。怎么到了你這里卻變成了活力?”住友涼子側頭看著他,不理解道。
“那個時候的日本人,工作十好幾個小時,有人會抱怨嗎?完全沒有嘛!他們會自嘲為社畜嗎?
同樣不會嘛!他們只會認為是最猛烈的社員,為公司要鞠躬盡瘁。他們不少人在下班后,還會去喝酒放縱,徹夜狂歡。
第二天,又神采奕奕地出現在公司。什么在支撐著他們?就是讓他們看到了所謂的希望。
他們曾經一度認為會這樣永遠的好下去,甚至會變得越來越好,日本完完全全地可以制霸全世界。
在那時,日本人的民族自豪感是不亞于當初擊敗清朝的整個北洋水師,也從二戰的戰敗當中完全的走了出來。
無論再苦再累,人一定要活得有希望。一旦讓人感覺看不到希望的時候,那就失去了活力。
年輕人的身上要是一旦沒有了積極向上的活力,整個國家也就會失去繼續朝上走的活力。
現如今的日本讓我感覺到更多的就是來自社會底層的暮氣沉沉。”三井秀樹認真道。
住友涼子倒是沒有去嘲笑他“憂國憂民”。如果三井秀樹還是過去那一個什么都不是的三井秀樹,自己或許會在心里面大大地嘲笑他。
這是連自己都沒有過好,卻還要去操心國家和社會,簡直可笑至極。意思就完全如同吃著地溝油的命,卻操著中南海的心。抽著五塊錢一包煙的寂寞,還要在網上指點江山,揮斥方遒……
可是,現在的他是一個成功者,有著這個方面的考慮,也是正常的事情,畢竟像他這樣的日本年輕人才是日本國的希望和未來。
日本國的希望和未來絕無可能會是那些生活在社會底層,工作的意義對于他們來說,只是為了活著而活著,完全沒有上進心,毫無目標,也不懷揣理想,一派暮氣沉沉的日本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