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們就處于馬斯洛五個層次需求當中與之對應的最低兩個需求所剛好對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
在這一個社會階層上面的日本家庭,光靠丈夫一個人靠一份薪資是往往很難養的起一個家。
一旦家中的孩子多了,普遍都會陷入進貧困狀態當中去。身處于社會中下層的日本妻子,即便出去工作,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至于上流社會的人眾,那就是馬斯洛五個層次需求當中第五級,自我實現的需求。在五個層級之上,還有一個需求,就是自我超越的需求。
這對應的就是頂層階級的那極少數人了。錢對于這些人來說,根本就沒有多大的意義,純粹就是一串數字游戲。他們要做的事情就是想要在青史上面留名。
即便日本夫妻之間都知道彼此出軌了,也不會輕易離婚。這一方面是為了孩子,另一方面就是日本人在于性方面的一些相對開放或者包容觀念,視作一種生活的調味劑,玩兒完了,還知道回家就行。
基于日本女人想要成為全職主婦的人還是絕大多數,所以她們才會對日本男人的年收入上面有著不讓步或者是較高的期許。
一般年收入400萬日元就是她們的一個理想狀態,每年還有個一,兩次的國內旅游。當然,在這一個收入基礎之上,那就更好了。
日本往往分為非東京地區和東京地區。兩者的物價,還有年收入上面,不可能一模一樣。
高于還是低于800萬日元或者1000萬日元之間的年收入往往在日本就是一個社會精英和非社會精英的分水嶺。
AKB48的第一任總監督高橋南就親自說過,對另一半的年收入要求,就是不低于800萬日元。
即便是年收入1000萬日元的日本工薪族,也只占正社員的5%。這已經是被日本人視作高收入的群體了。
能夠拿到這一個級別年收入的人,普遍是大手企業課長一級,或者是中小型企業部長級以上級別。
他們普遍住在高層電梯公寓內。這也是一種身份的象征。東京地區一套兩室一廳的高層電梯公寓,平均售價8000萬日元以上。
年收入在2000萬日元的日本人,僅僅占到了工作總人數的0.6%。整個日本上市大手企業執行董事的平均年收入也才2200萬日元。
年收入在5000萬日元的日本人,還低于工作總人數的0.1%。東京證交所一部社長們的平均年收入就在這一個段上面。
年收入超過了1億日元的日本人,全日本也就2.3萬人左右。日本知名企業的執行董事們,非常成功企業的老板們。
生存對于人類來說,特別是成年人而言,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在亞洲唯一真正意義上的發達國家日本都如此的不容易,也就更不要說那些發展中國家的普羅大眾了。現實總是充滿了特別的殘酷,缺少了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