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現在應該明白了,我為什么不只招具有大學本科學歷的業務員了吧!”三井秀樹微笑道。
酒井美玲頓時就恍然大悟過來了。這就好比工人階級和工人階級之間喜歡的談話內容就不會出現中產階級之間喜歡談論的話題。
在工人階級那里,會不會有人喜歡談文學,詩歌,藝術?這要是有,必然會被群體視作異類,從而疏遠他。
中產階級里面就不乏喜歡談文學,詩歌,藝術的人。就算是不喜歡或者不懂,也大有人在會裝逼。
因為他們都一清二楚,唯有符合階級身份的三觀才會被這樣一個群體所認可和接納。否則,就會排斥對方,甚至還會出現嘲笑,欺凌。
工人階級和中產階級聚在一起,那就會格格不入。日本社會本就是一個等級森嚴的社會,國民對各自的階級身份認同感是很強的。
除了日本之外,英國,法國等老牌子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也是如出一轍。這些國家里面還有帶著明顯工人階級符號的酒吧,餐廳等等。
中產階級來到工人階級的酒吧里面喝酒,他們當中就會有人明確的告訴你,你不屬于他們這里。
當然,酒井美玲不知道,這一個世界上面還有個國家的情況很特殊,那就是中國。中國的港澳臺,基本上還是承襲了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那種階級認同感身份。
中國大陸就完全不一樣,畢竟是經歷了**領導的革命。加之,十年文革的洗禮,階級這一個東西就變得很是微妙了起來。
在這一段時期里面,中產階級,就是擁有中等資產規模的資本家。小資產階級,那就是擁有較小和少量資產規模的資本家。
隨著1978年的改革開放,日本為此稱之為經濟革新,又發生了不同的變化。特別是進入到了二十一世紀,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小資,中產階級開始被廣泛的談論,接受,以及形成。
曾經,中國大陸老一代人引以為傲的工人階級身份,也變得越發暗淡,特別是不容易被新一代的青少年們所接受。雖然都是在工廠里面工作,但是工人階級和農民工群體出現了一定的混淆。
如果父母當中的一人是擁有高級職稱的工人,技師或者是高級技師,這種家庭出身的孩子更傾向于把自己說成是中產階級家庭出身,而不是過去那種工人階級家庭出身的孩子。
按照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對職業上面的劃分,也算是邁入了中產階級的門檻。在這一個級別上面,就已經代表一個人熟練掌握了一定的專業技能。
至于農民工群體,所從事更多的工作是屬于簡單重復,工作時間長,技能要求低的工作。中國大陸的新一代青少年們,特別是生活在大城市里面的這些人,更喜歡小資或者中產階級的生活。
星巴克,必勝客等等就是具有小資符號的存在。肯德基,麥當勞……快餐店是同樣具有小資符號。
至于沙縣小吃,雖然同樣是快餐店,但是逼格就明顯遠遠地不如肯德基了。華萊士也是形如肯德基那樣的快餐店,也不會被視作具有小資符號的就餐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