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上逛了一圈,陸昔只感覺很充實,陸風卻埋怨,“陸昔哥,你真是太壕了,這一下就買了幾萬的東西,你沒見那老板對你點頭哈腰的樣,換了我都要跪舔你了。”
陸昔笑笑,“都是日常用品,現在不買以后也要買的,與其隔幾天跑一趟,一次性直接入手還能打個折扣,美不美呀?”
“呵呵!”陸風干澀地笑著說:“你美,人老板更美。這才不到一個小時,就賺了小一萬,嘖嘖,難怪老板送客的時候把你當成大肥羊,你可真是名副其實的綱手奶奶。”
陸昔毫不在意,想著是不是遺漏了什么東西沒有購買,想了一會兒,感覺也差不多了。他需要的電腦、相機、手機都準備的充分,估計也就是一些無關緊要的東西了。
“你還有沒有什么要買的,趁早說,別回到半路了才想起。”
陸風攤手道:“沒了,鐵定沒了,就這臺電腦我都琢磨了半個月才舍得下手。”
陸昔說:“你這心態可不行。養雞場畢竟規模不算小,幾千只半大的雞光靠咱們鎮上的人,估計很難吃下,目光放長遠,在網上多搜搜資料,也許一個消息就能讓你多賺一大筆。”
陸風無感,哪有那么簡單。
賺錢不是撿錢,是要動腦子、講手段、講人脈的,以前見陸昔賺錢很輕松,輕松到進山就能有幾十萬收入,可到他養雞,才發現原來親力親為真的很困難,所幸他堅持下來了。
車緩慢地駛出不算太熱鬧的街肚,陸風還在心疼電腦的銀子,沒注意到陸昔把車停了下來,搖下車窗,向路邊放著兩個竹簍子的老人問話道:“阿伯,你籠子都是什么貨?”
那名老人笑呵呵地抽了一口煙筒斗,發出咕咕的聲音,咧出一口黃牙,吐著煙圈說:“一簍老家雀,一簍鷂子。”
老家雀就是麻雀,鷂子學名是雀鷹。
陸昔往縫隙中瞅了一眼,能看到里面的鳥兒,往后看了一眼,爽利地下車,陸風聽到鷂子兩個字也來了勁,鷂子村鷂子村,都遇上村子的吉祥物,能不下車瞅一眼?
端起竹簍瞧了片刻,是麻雀和雀鷹。這大山里有一些人喜歡撒網捕鳥,一旦碰上網,不管多小的都逃不了,有時候他上山也能見到許多死了幾天的鳥掛在網上。
“什么價?”陸昔問。
老人抬起手拍了拍裝了麻雀的竹簍,“十一只老家雀,每只兩塊錢,鷂子每只50,總共112。”
陸昔沒討價還價,給了150元,說:“阿伯,這些我都要了,包括你的兩個竹簍。”
“沒問題。”老人笑咧咧地接過鈔票,笑的合不攏嘴。
陸風感覺很奇怪,問道:“你不是挺能說會道的嗎,怎么不殺價?沒準100就能全部拿下了呢。”
陸昔長長的嘆氣道:“阿伯六七十了還出來擺攤,和他討價還價真沒意思。說實話,以前我挺瞧不起售賣野生動物的人,明知道是犯法的,卻還鋌而走險。可是,但凡有經濟來源,我想他們也不會為了這點錢和城管斗智斗勇,冒著罰款的風險干這些事,生活也是很無奈呀。”
這一刻,陸昔誕生出迫不及待幫家鄉做些事的想法,鷂子村雖不算太貧窮,但也絕談不上富裕,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溫飽線上掙扎,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