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路ADC的對決很有看點啊,NaNa對陣司馬小賊,新生代的AD對陣中生代的AD。”
“這么說的話,今天中路的對決也很有看點,因為雙方的中單Roukie和Bligan,都是曾經打出過團隊傷害占比超過百分之五十的選手。
其中Roukie更是LPL聯賽歷史上中單單局傷害占比最高記錄保持著,他曾經使用飛機打出了54.7%的傷害占比,而第二就是Bligan去年的辛德拉。”
“如果不是去年夏季賽突然到來的香爐版本,Roukie可能就不用在這個歷史記錄前面加個中單了。
可惜香爐怪版本的ADC傷害占比太高了,當時中單基本都是卡爾瑪或者露露什么的,甚至ADC的傷害占比要是沒超過百分之五十,那可能還有點問題。”
“也不能這么說吧,還是要看中單的英雄選擇,虎大將軍那一場九萬輸出的飛機,傷害占比肯定超過了烏茲,對吧?”
也就是蘇唯正帶著耳機,和隊友以及教練商量著BP的事情,聽不到解說在臺上瞎嗶嗶,不然他都能笑出聲來。
金拉夫此前每當在遇到Roukie,或者遇到其他頂級中單,例如小學弟這種,都會被干的稀碎,因為他的對線能力不強。
早在S5他剛來LPL的時候,就因為英雄幣問題為人詬病,當時的他可謂是正面維克托,反面卡薩丁。
這兩個英雄的特點,都是線上唯唯諾諾發育,等裝備成型后,團戰再重拳出擊。
金拉夫也知道自己對線實力不行,所以他另辟蹊徑,從S7賽季一場對陣蛇隊的比賽中,開發出了冰泉女妖加冰杖的肉裝維克托。
在那一場比賽中,金拉夫的肉裝維克托居然打出了奇效,狂砍51.2%的輸出占比,從此他就開始了優勢局出防裝的嘗試,也為他后來總在關鍵局出肉裝隱身狂混埋下了伏筆。
總的來說,金拉夫的個人風格有兩種形態,一種是他送S5就養成的,選一個后期團戰大核,然后拖發育直到自己裝備成型,依靠陣容的團戰能力贏下比賽。
另一種就是他從S7開始嘗試,到S8賽季逐漸鍛煉出來的推線游走,犧牲個人發育,幫助隊友取得優勢,從而贏下比賽。
但這兩種形態,都存在著兩個核心問題,第一就是金拉夫的個人實力,相對于宋一斤和小學弟這種頂級中單來說,實在不夠看。
想發育,拿后期大核,結果在線上被單殺,對線期直接崩盤;想游走,自己對線能力太弱,拿不到線權,只能被拴在塔下發育。
就算用后期大核穩住了,到了后期團戰的時候,他本人的打團能力也非常一般,經常打不出理想中的效果。
第二點其實也是因為個人實力不行,導致金拉夫需要強力的隊友,幫助他緩解中路的對線壓力,或者是拖住局勢等到他的后期大核出山。
但由于他的打團水平不行,后期大核拿出來也就能虐虐菜,所以還得靠游走支援。
所以金拉夫想要戰勝宋一斤,同樣需要兩個條件,那就是特定版本下又肉推線能力又強的中單英雄,以及足夠優秀的隊友。
只是現在,金拉夫的隊友們,夠不夠優秀還是兩說,但宋一斤的隊友們,肯定足夠優秀。
(以上是我個人對金拉夫的觀點,充斥著我個人的主觀看法,如果覺得我說的不對,那么你的看法就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