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很多拖家帶口的野蠻人對投靠大部落顧慮重重,寧可自己在外面苦熬也不與家人分離。
食物,一向是制約野蠻人發展壯大的主因,也正是食物的匱乏,野蠻人始終無法出現國家。
哪怕那些10萬人規模的大部落,也都是曇花一現,隨便一個災年就分崩離析,四分五裂。
毫不客氣地說,10萬人就是野蠻人部落的天花板,無法逾越。
但是狂怒部落這里,食物充裕到極致,幾乎不可能有饑餓。
這就意味著泰米爾的狂怒部落可以不斷膨脹,一步步成為大部落,甚至超越大部落,建立國家,產生文明。
文明是創造的過程,更是積累的過程。
可如果人們所有時間都用在了奔波勞碌上,一分鐘空閑時間都沒有,怎么還會有心思去總結。
放在古代,物質生活的富足才造就了唐詩宋詞的輝煌、繁盛,光耀華夏數千年的杰出文人大半出自這段時期。
放在現代,有錢有閑才使得北歐國家在音樂、繪畫、游戲等領域全面開花,大神頻出,神作不斷。
野蠻人也是如此。
如果大家都吃不飽,為了一只兔子都能大打出手甚至以命相搏,還談什么國家、文明。
現在,掌握了泰坦神族的通道,又有一個逆天的倉庫,泰米爾覺得自己必須做點什么。
比如說,空無一人的泰坦神族世界。
一想到那些無處不在的大齒獸肆意啃噬神族的建筑,偷吃神族的貢品,泰米爾就怒火中燒。
這些,都是我的。
神族消失不見,但是神族的世界不能被大齒獸破壞,野蠻人會替神族守護世界,直到神族歸來。
哪怕神族永不歸來,野蠻人也會竭盡忠誠的守護。
“恩,對,就是這樣。我才不是想要竊據神的世界。”
首先,得在神族世界找一塊落腳之地,并且不斷探索這個世界。
泰米爾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天上人間。
這座宮殿高大雄偉、富麗堂皇,名字也那么高端大氣,作為龍興之地再好不過。
然后就是有計劃的增兵,清理周邊的大齒獸、虎紋獸。
神族世界的生物體型巨大,但實力差的出奇,分明就是一座座移動的肉山,有紅龍帶隊,狩獵再輕松不過。
“看樣子得多馴服幾只龍獸,增強狩獵隊的實力配備了。”
至于高原這邊,新投奔的野蠻人都被集中起來,平整土地、修路建房。
倒不是泰米爾有什么宏圖霸業的想法,純粹是給那些新投奔的人找點活干。
總不能讓他們光吃飯不干活。
同時,也是借助勞動磨礪這些人,免得他們吃飽了沒事干。
每天米面管夠,干得好的人頓頓有肉,湯里還有雪白的鹽,每個月還有一杯酒,或者其他味道奇奇怪怪的飲料。
這生活,別說野蠻人,周圍的哥布林、矮人,甚至山嶺巨人和精靈都忍不住了。
他們紛紛派出使者和狂怒部落接觸,想要進一步深入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