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府衙。
沈千看著陸景,直接問道:“陸司長,聽惜韻說,商務司打算承攬杭州主干道修路的工程?”
“沒錯。”陸景點點頭,“沈大人,商務司的確想要承攬這筆工程,不知道大人應不應允?”
“這……”沈千臉上露出一絲猶豫,如今商務司在杭州城地位特殊,若是將修路工程交給商務司,恐怕會有些風言風語。
沈千沉吟片刻,凝眉道:“陸司長,之前曾大人來到杭州那日,我曾提醒過你,商務司可以用官府名義經商,但不能無所顧忌。
你在石龍山大興土木,莫非是想把商務司發展成杭州最大的都料商?”
“沈大人誤會了。”陸景連忙擺手道,“先前大人提醒下官,商務司經商最好能夠利國利民。
于是,下官考慮許久之后,終于制出了一份利國利民的經商計劃。”
“什么計劃?”沈千眉頭一挑,好奇道。
陸景并沒有立即回答,反而問道:“沈大人,下官想先問問官府修建道路,需要耗費多少兩銀子?”
沈千對陸景頗為欣賞,也不隱瞞,如實說道:“此次修繕杭州城四條主干道,戶部能夠撥款十五萬兩銀子,本官準備再拿出二十五萬兩銀子,共四十萬兩銀子。”
四十萬兩,陸景大概心算了一下。
杭州城四條主干道,每條大概十里長。
換言之,就是一里路大約一萬兩銀子的造價成本。
這四條主干道路,路寬大約有十米左右,和現代的馬路差不多。
陸景不知道寧朝修路的成本要多少,不過只要加入水泥,成本絕對不會比原來更高。
按照寧朝傳統的修路成本,需要用到大量泥土、石塊、石板,還需要大量人力進行路面壓實。
而在這個沒有超重汽車壓壞路面的時代,他只需要少量石頭、沙子、水泥和石灰石,就可以將一條道路完全硬化,更不需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
想到這些,陸景又問道:“沈大人,按照官府的原先打算,四十萬兩銀子,最終有幾分利會進入到那些泥匠的手中?”
沈千在杭州為官多年,興修過不少道路和水利工程。對工程的造價和相關流程,心中有數。
“四十萬兩銀子除去材料開支,大約還有八萬兩銀子是工錢。此外,承攬工程的都料商,最多不過四萬兩銀子的利潤。”沈千回道。
沈千在修路之前,就已經派人仔細核算過修繕四條主干道所需的成本,以及修路的利潤。
畢竟,無利可圖的事情,是不會有人去做的。
想要修路,總得讓出一些利潤給那些都料商,如此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
在沈千的預想中,給這些商人一成的利潤,是比較合適的,應該能找來商人修路。
陸景聽到他的回答,追問了一句:“不知大人設置的工期,又是多久?”
“工期截止到明年二月。”沈千看著陸景,微微皺眉,“陸景,你真要承攬修路工程?”
陸景笑了笑,說道:“沈大人若是將修路工程交給商務司,下官可以保證在三個月內,完成四條主干道的鋪設。”
現在是八月下旬,距離明年二月還有半年時間,要是使用水泥修路,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硬化道路,節省出大量時間。
聽到陸景這副自大的口氣,沈千神色有些不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