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乃利國利民的神器啊!
只是,沈千興奮沒多久,轉念一想,問道:“這水泥如此神奇,造價應該很貴吧?”
陸景沒有想到沈千腦子倒是轉得很快,那么快就想到了水泥的造價成本。
“回沈大人,修筑這樣一條道路,光水泥就花了商務司兩萬兩銀子。”陸景臉不紅心不跳的說道。
陸景有些不太敢告訴沈千水泥的具體成本。
商務司修筑御街,包括人工和沙石、水泥等成本在內,全部加起來,才花了五千多兩銀子。
將近十里長的御街一共耗費水泥一千噸,差不多一里路耗費一百噸水泥的樣子。
一噸水泥的成本是八百文錢,一千噸就是八百兩銀子。
在寧朝,沙子、石頭的成本遠遠小于石磚、石板的成本,在修路的材料費上又省了一大筆錢。
至于人工的開支,三百多名工人每人每天兩百文錢,加上帶肉的豐盛伙食,二十多天下來,也才花了一千八百兩。
事實上,陸景說的兩萬兩銀子并不僅僅是水泥錢,而是杭州四條主干道的總成本!
真要和沈千實話實說,恐怕官府四十萬兩銀子的修路款就泡湯了。
沈千聽到陸景的話,不但沒有嫌貴,反而覺得很劃算。
在心里盤算一番后,沈千開口道:“那修筑這條道路,總花費多少?”
陸景擠出一絲為難的神色,嘆氣道:“和之前的預算相差不多,修筑御街總共花了九萬兩。
四條主干道全部修完,大概得三十六萬,三十七萬的樣子。
不過,由于下官立了軍令狀的原因,沈大人并未撥給商務司一分一毫的銀兩。
所幸下官家中還有些存銀,還能貼補修繕御街的銀兩。可杭州城剩下的月柳街、河坊街和五柳街,下官實在力不從心。
實在不行的話,下官準備將宅子賣出去,東拼西湊,想必應該能再修繕一條主干道……”
明明修筑御街才花了五千多兩銀子,陸景不但夸張數十倍,還擺出一副傾家蕩產、可憐巴巴的樣子。
聽到陸景這么說,沈千和杜奕對視一眼,眼中都有些感動。
他們沒想到陸景為了商務司和杭州城,情愿拿出所有家財,讓兩人見識了一名無私奉獻、先國后家的愛國商人!
“這倒是本官疏忽了。”沈千覺得不應該讓陸景吃虧,沉聲道,“陸司長將御街修繕的盡善盡美,造福杭州百姓,本官哪能讓你做賠本生意。
回到府衙之后,本官就派人將銀子送到商務司,好讓商務司有足夠的銀兩,繼續修繕其他幾條主干道。”
“多謝沈大人體恤!”陸景受寵若驚的行了一禮。
沈千笑著擺擺手,帶著杜奕等人離開了御街。
……
回府衙的馬車上,沈千感慨道:“要是天下商人都像陸景一樣大義凜然,我寧朝何愁不興?”
“是啊!”杜奕笑著點點頭,“不光如此,商務司從修路中賺來的錢財,也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沈千笑道:“還要多虧杜主簿向本官舉薦陸景此等優秀的人才,說來杜主簿也要記上一功。”
“哪里哪里,沈大人謬贊了。”杜奕自謙道,“若不是沈大人慧眼如炬,在杭州建立寧朝第一家商務司,杭州城也不可能有今天!”
……
在沈千和杜奕在馬車內商業互吹之時,冶煉工坊將剛剛打造出的又一臺水力磨粉機,運到了石龍山水泥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