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有的人說別人壞話,會背著人說。
有的人說別人壞話,會當著人面說。
男生說話的聲音很大,他就是為了讓人聽見的。幾個圍著籠子的小女生,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走吧,我們先回去吧。”
一個同行的女生,拉了下她閨蜜的手,小聲在她耳邊嘀咕道。
女生臉色不太好看,但還是從籠子前站起來。
她有些戀戀不舍的看了幾眼籠子里的小奶狗,然后就被自己的閨蜜給拖走了。
其他人也被這句話給壞了心情,本來籠子前聚集的一大堆人,頃刻間就消散了不少。
老人的臉色有些不好看,老樹皮一般的臉上,神情有些復雜。
他努努嘴,最后還是什么都沒說,而是揮舞著手里的雞毛撣子,在籠子上掃了起來。
“哎。”
何川聽到他傳來的一聲嘆息。
應菲臉色也有些不好看。
原本因為看到萌寵而變得明亮的眼睛,現在也變得黯然起來。
她拉了拉何川的衣袖,從地上站了起來。
“沒事,不用管。”何川依舊蹲在地上,面色平靜的說了一句,“不要被一些嘩眾取寵的人,擾亂了自己的心情。”
應菲眨了眨眼,有些沒聽明白。
一旁的年輕人,看到籠子前圍觀的眾人,在他這句話下紛紛離去,正在那里洋洋自得。
聽到這句話,頓時像被踩了尾巴的狗一樣,直接跳了起來。
“說誰呢,說誰呢,找打是不?”
他揮舞著拳頭,就要沖上來給何川一拳,被他身旁的朋友給攔了下來。
“奴這個詞,很有意思,最早的時候,它是對一類人的形容詞,比如奴隸。而在古代,很多人都自稱為奴,這里的奴,并不是貶低的意思,只是一種稱呼罷了,就好像‘賤內’,‘鄙人’,‘寒舍’一樣。一直到清朝,統治者才對這個詞賦予了貶義的含義。”
“古人以前罵人,一般都直接問候對方的親屬,對對方進行人生攻擊,但很少會對對方進行人格上的侮辱。因為大家認為,在人格上這一方面,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直到清朝,為了磨滅漢人的血性,打碎漢人的脊梁,統治者用了很多侮辱性的方式,比如留頭不留發,留發不留頭,又比如‘奴才’這一類的詞語。”
“奴才,是滿清貴族對于漢人的一種蔑稱。當時漢人中的一些漢奸,為了迎合滿清貴族,嘴里也自稱奴才。后來很多不明就里的漢人,也跟著在罵人的詞語中,帶上奴才兩個字眼。”
“其實當他們說出這種話的時候,他們已經認可了滿人的觀點,,那就是人與人之間,在人格上是不平等的。”
“他們認可了有些人人格高上,有些人人格低賤。”
“這樣的人是可悲的,他們的思想已經被馴化,人格上已經被自己侮辱。”
“如果有人用這樣的詞語來罵你,你千萬不要反駁他,要笑嘻嘻的回他一句,你長得好像一條狗哦。”
何川依舊蹲在地上,對男生的張牙舞爪視若無睹,反倒是仔細的跟應菲解釋起來。
這些東西,都是何川最近在看宋朝歷史的時候,了解到的。
說起來很有意思。
以前在何川心里,古人就跟電視劇里的情節一樣,充滿了上下尊卑,充滿了血腥的剝削,充滿了人與人之間的極度不平等。
然而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在排除戰亂時期的穩定朝代當中,古人比現代人更加講究所謂的“人權”。
早在先秦時期,就有法家提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樣的理念。
“我草你大爺,你TM罵誰是狗呢!”那男生一聽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