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大醫學院。
“看這里,茄子!”
拿到畢業證書后,鄧肯一家開始拍拍拍的模式。
其他人也差不多。
四年的刻苦努力,為的不就是今天這一刻嘛。
不少女生都流淚了。
因為這四年真是太難了。
不少家長也跟著喜極而泣。
一個家庭培養出一個醫生,絕對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情,而且這其中的花費也很‘感人’,想不淚目都不行啊。
什么?
都是醫學生自己獨立背學貸,絕對不啃老?
呵呵!
那是錯覺。
的確有不少人是獨立背負學貸的,但也有不少是靠家里支持的,而那些獨立背負學貸的也不是說全是性格獨立的人,更多的還是家里沒錢支持啊……
如今一切都值得了。
因此,幾乎所有人拍攝都是身穿學士服(不管什么級別的畢業生穿的都統稱學士服,就連高中畢業穿的都是學士服)的學生,將代表著醫學博士學位的證書打開拿在身前,絕對的C位。
來的這些家屬,不僅僅只有老爸老媽兄弟姐妹,還有男女朋友、未婚妻未婚夫、妻子丈夫,甚至還帶著孩子。
這些人,相比之下,更加激動。
因為和一個醫學生談戀愛或者組建家庭,真是太難了。
如今總算看到曙光了。
雖然馬上進行的住院醫培訓,實習工資無法和真正的醫生相提并論,但也不再往里面大筆的投錢,一正一反之間,這差距就太大了。
“亞當,去拿分配信了!”
伊利亞特過來招呼道。
“好。”
亞當和家人說了一聲,和伊利亞特他們進了教學樓,三三兩兩的畢業生已經走在前面了。
仿照醫院布置的護士臺前,眾人聽到名字就過去拿過一封信件,里面是自己被分配的實習醫院。
醫生的實習,自然是雙向選擇的申請,但數一數二的頂級醫學院,都有大醫院作為定點的教學醫院。
因此,這時候更多的還是分配制度。
醫學院根據你的成績表現,將你分配到各個等級的醫院中進行住院醫培訓,一般都在當地。
比如哈佛醫學院的學生大都分配在波士頓。
哥大醫學院自然分配在紐約。
當然你也可以不去,選擇自己申請醫院進行住院醫培訓,但沒有醫學院幫著聯系,就需要更多的人脈關系。
不然,申請的難度就會大上許多,而且能夠申請的醫院也會比醫學院分配的差上許多。
這就是在醫學院學習的時候,有些人極端崇拜資深教授的重要原因之一,他不僅能夠教授你更多的技術,也能安排你的前程,就問你崇拜不崇拜……
“你在哪?”
“西奈山醫院,你呢?”
“我也是。”
眾人拿到信封,打開一看,開始議論紛紛。
亞當他們則態度淡定的多,因為他們都是內定的,去哪里早就定好了,打開一看,果然是醫學中心外科。
亞當看了一眼幾個風云人物,見他們的表情都沒有太大變化,知道肯定和內定的一樣,不由笑了笑。
“走了。”
亞當拿著信封對著伊利亞特和比安卡揮了揮,邁步向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