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文先生是吧?”
蘇珊站在一旁,掃了一眼病歷,溫聲道:“看一次神經科醫生需要200刀,現在你沒有任何不適的癥狀,所以我建議你先回去,等到有不適的時候再過來看。”
“就因為我是非裔?”
非裔老人突然來了一句:“你歧視我?”
“不。”
蘇珊連忙道:“我只是想給你省點錢,我知道你沒有醫保……”
米國醫院,都是一個病人一個病房,醫生一個病房,一個病房的治療病人,**方面保護的比較好。
但那是對于有醫保的人。
沒有醫保的人,那就隨意的多,在大廳快速治療快速打發根本不算什么,有的醫院根本不收治這樣的病人。
畢竟在米國,一切都是生意,救死扶傷的醫院更是大生意。
有錢才能獲得最好的醫療資源。
比如,很多人喜歡給大醫院捐錢,一捐就是一大筆。
很多時候,除了收獲名聲之外,他們自身也有剛需。
身體不舒服了,換了多少醫生都檢查不出來問題,預約大醫院頂級名醫,排隊卻要排到幾個月后。
而捐了一大筆錢后,當天下午就能住院,頂級名醫貼心治療,隱藏的病因迅速被找出,然后最合適的治療方案火速推進。
這個時間差,很多時候就是生與死的距離,具體用金錢量化的過程,醫院極為專業的提前給你算好了,你只需要打錢就好……
“如果我不是非裔,你不會這么說!”
非裔老人冷聲道。
“劉易斯醫生,不如給他安排神經科會診,病因,暫時性復視?”
亞當插話道。
“好吧。”
蘇珊眼神滿是無奈,交代護士一聲,轉身走了。
“記得給他記賬單。”
亞當低聲提醒護士。
“我知道。”
護士給了一個會意的眼神。
對于這種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的做派,正常人都會看不順眼。
要知道,蘇珊這種行為是很不受醫院待見的。
醫院開門就是為了賺錢,管你有沒有癥狀,只要你不反對,它恨不得讓你把所有檢查都先做一遍再說。
醫生診斷的標準流程,也是在理論支撐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多開檢查單。
看一下神經科醫生,就是200刀,對于沒有醫保的人來說,絕對是一筆大錢。
蘇珊好心為對方考慮,對方竟然張口就質疑她種族歧視。
這也就是1998年了,換成一二十年后,蘇珊多半還會倒霉,甚至丟掉工作都有可能。
“你不要學我,你做的診斷是對的。”
蘇珊對跟上來的亞當苦笑道。
“我知道。”
亞當點頭:“我也知道你知道該這么做。”
一個資深住院醫,會不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
別開玩笑了。
“可是我還是做了。”
蘇珊自嘲道:“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或許我永遠都改不了。”
“你是一個好醫生。”
亞當真誠稱贊道。
周樹人說: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蘇珊顯然就是這樣成熟善良的醫生。
為了非裔老人這樣的人,亞當做不到,也不愿意去做,但并不妨礙亞當敬佩蘇珊這樣的好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