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漢拱拱手,說道:“兩位小兄弟,行行好,我這也是為了養家糊口。麻煩你們看在我是‘山外山’親戚的份上,給個面子。”
木地地面,三教九流皆有,各種門路甚多。
黑道里邊,混飯吃的手段多的是,搞個妓院,賣兩塊地盤,給富人派兩個打手,都是黑道的行業。
王大可倒不是要去收這種賣個紅棗之人的保護費,他之所以派這兩個手下去跟那中年大漢搗亂,就是因為那個中年大漢,最近多次跟人說自己是“山外山”的親戚,王大可想把“山外山”引出來,會一會他。
難不成,在這木地地面上,讓別人怕了這個山外山,卻不怕他王大可吧。既然你主動說出山外山,就由不得你在這里撒野。
而且,別人怕“山外山”,他可不怕。他認為,山外山只是個虛名,只是一個過去的傳說。自己是天外天的徒孫,木地地面,人見人怕,我怕你個鬼腦殼的山外山。我要向世人證明,不但“天外天”比“山外山”高明,他的徒孫,也比“山外山”厲害。
小金對中年大漢說道:“沒人見過山外山,我們怎么知道你是他的親戚?除非你能夠要他過來跟大家伙見見面。”
中年大漢說道:“那也不難。明天中午十二點,就在這個巷子,他會來的。”
第二天中午,王大可來了,同時帶了十幾個手下。
各地看金店的,守家護院的,都過來看熱鬧,另外的目的,當然是幫王大可看住場子。
道上的許多弟兄,也來了,人人都想見見這聞名遐邇,卻從未見過的“山外山”,到底是不是真像傳說中的那樣,閻王見了要低頭,小鬼見了要跪拜。
這個平時不怎么熱鬧的小巷子,一下就聚集了四五十人。
一個清瘦的老人,身材高大,手持煙桿,慢悠悠的踱著步,走過來了,十二點,準時到了那個巷子。
他叭嗒一口煙,對著人群,環目四顧,說道:“你們誰找我呢?”
看上去有氣無力,中氣倒是十足。
王大可說道:“你是不是山外山?若是,我找你,若不是,滾遠點。”
老人說道:“年輕人,火氣不要這么大嘛。火氣太大了,會著火,會把家里財物都燒光的。”
王大可說道:“廢話少說,快點說,你是不是山外山。”
老人說道:“我是樓外樓,山外青山樓外樓的樓外樓,站在樓里看山,只有過了樓外樓,才能夠看到山外山。如果你原地不動,樓外樓就是你的山外山。如果你站在山中,山外山就是你的樓外樓。樓即是山,山即是樓。看山是山,看樓是樓;看山不是山,看樓不是樓;看山還是山,看樓還是樓。唉,這世界,有這么復雜嗎?”
王大可說道:“哪里見過這么啰嗦的人,看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