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悲哀的是,已經進入城邦時代的沙民們正是武德充沛的時候,多少還是覺醒了一點點種群意識的,再加上一些見不得光的存在在背后煽風點火——或者說要是沒人煽風點火才奇怪吧——他們對地球人的統治自然不會甘心,各式各樣的暴動和襲擊就沒停止過。
種植園、礦山、貨運軌道、定居點,乃至于大點的城鎮,都是沙民們的攻擊目標。人類身處新玉門,要是沒被襲擊過,那一定是移了一個假民。
可不管怎么說,總督府依然盡力保證了自己對圖隆等幾個城鎮的絕對控制,再通過各處警備隊的駐守兵站,農場主和礦老板們麾下的民兵組織守護的產業定居點,以形成了一個還算通暢的交通網絡,從而勉強保證了自己對整個星球的統治。
怎么樣,是不是有點眼熟?
現在你們知道,為什么12號兵站起到的是炮樓的作用了吧?對于沙民們的暴躁也是可以理解了吧?
“推翻地球人暴政,自由屬于沙民!”
“什么新玉門,這是地球人加強在我們頭上的侮辱!這里是丹恩,我們的家園!”
“什么丹恩,明明就是奴瓦!”
“努瓦是什么山溝里的說法,這里明明是俄高努!”
好吧,沙民們對世界的認知離星球這個概念還有好幾千年呢。不同的部族對腳下這個世界的叫法也是不一樣的。他們因為同一個要推翻的敵人聯合在了一起,卻又總會因為以上的一些細節問題大打出手。正因如此,生活在新玉門星上的沙民應該有數億之眾,卻始終沒辦法成為這個新玉門殖民地的威脅。
于是乎,烏合之眾的沙民部族們這一次居然能夠糾集起百萬大軍圍攻圖隆,這卻是足可以登上銀河各大文明媒體頭條的新聞了。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在后世,因為這方面的資料太多了,而且還是后世一連串事件的開端,余連還曾經認真地了解過這段過往。
牽頭組織這一次行動的是沙民中最有威望的精神領袖,褐眼赫森長老。他原本是本地原始宗教的神官,也是一個靈能敏感者。在地球人將整個星球納入版圖后,他率領部族們開始反抗,在艱苦的抗戰中覺醒了靈能,后來又“機緣巧合”地得到了成體系的靈能修行手段。這么幾十年下來,他還調(喵)教了一些優秀的弟子,自己也成了沙民們最敬仰的人物。
當然,大家必須要了解“精神領袖”這個說法,所謂精神的,那就一定不是世俗的。他雖然威望卓著本人也是沙民中的“第一高手”,但大權還是一直掌握在各大部族酋長和以前的那些城邦“國王”手中的。
而這位從來就沒有自己的部眾和臣民的褐眼赫森,之所以能召集起這樣一直龐大的軍隊——就算是“烏合之眾”也是軍隊嘛——自然也是得到了幕后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