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環往外,也就是古美亞星之外的太空軌道,便應該是所謂的帝都中環了吧?這里是天域最繁榮的太空城造物聚集之所。帝國貴族和公民們官邸、公務員和軍官們的宿舍,普通居民所在的住宅區、帝都行政區、空間庭園、商業區、游樂場區、學院區,都位于此處。如果再加上各種各樣的中小型功能性設施,甚至是無人的自動化漂浮設備,各種或大或小的造物足有上百萬之多。妥妥便是一大片巨大的人工小行星帶。
無數的交通艇穿梭于這些人工造物形成小行星帶之間,就仿佛大都市之中的車流。
不過,除了大元帥府,其余的軍方統率部門,其余的機密部門,卻不在內環和中環之中,而是位于外環之外。帝國科技院和工程院、各種實驗工坊,都在那顆懸掛于天際,仿佛帝都大門的銀色行星周圍。
至于大名鼎鼎的榮耀之手造船廠,以及包含了四艘泰坦艦在內的帝國皇家御林艦隊的駐地,則就在那顆銀色的星球中。
是的,那顆銀色的行星,在自然的時代,它其實是一顆褐紅色的普通星球,有著豐富的礦場和超高的星體質量,以及非常強力的自然磁場。
然而,這同樣也是一千多年前的事情了。現在,它還是一顆自然星球的名字現在同樣也只被掩埋在了歷史的故紙堆中,現在卻被稱之為“榮耀之手要塞”,乃是帝國最引以為傲的星球要塞之一。
星球上那泛著銀色的光,并不是像是月面反射的那種朦朧的自然光,而是金屬反射的人工光芒。
這種印象并不是錯覺。現在,榮耀之手上所有的自然風光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豐富的高質量礦產,以及密度極高的星體構成,使得它具備極高的改造價值,只要掌握了技術,便能夠進行大規模改建。
長達十個世紀的改造,不斷地建起了各種規模巨大的工廠和研究室,在覆蓋了整個星球的地表,又開始向星球內部拓展。鋼鐵一般的巖石真的變成了鋼鐵,形成了內層港口,兵營、船塢和材料,被挖出來的礦產則送到了宇宙中,成為了帝**不斷拓展的原動力。
透過宇宙船的望窗,余連看著視線盡頭上的那顆銀色的“星球”,或者說,被稱為“榮耀之手”的那個巨大的太空要塞,也是帝國境內十二個擎天堡中規模最大的一個。
和它相比,被自己的拆掉的克爾那城,簡直就是武裝到牙齒的襄陽城或君士坦丁堡,比之鄉下地主家的土圍子。
余連知道,這顆看上去大約和地球差不多尺寸的銀色星球,其實質量是地球的五倍以上。其內部已經被挖成了蜂巢狀,那便是包括四艘泰坦艦在內的帝國御林軍的駐地。
御林軍的統帥權不屬于大元帥府,不屬于帝國海軍,理論上只是帝國皇帝的私人軍隊吧了。
實際上,僅僅只是御林艦隊的兵力,就在共同體最能打的外環艦隊的兩倍以上了。這還是刨除了四艘泰坦艦的情況下。
當然,艦隊最恥辱的就是沉在港口上。實際上,帝國禁衛艦隊往往是以一艘泰坦艦為核心,分別編為四個艦隊,以帝國古典神話中的神獸和戰神為軍號,巡視在龐大的版圖之內。帝都境內往往只保留一支艦隊負責輪值戍衛,同時也乘機保養和維護艦支。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直接隸屬于皇帝陛下的禁衛艦隊,除了這個所謂“戍衛期”,幾乎可以算作是常年處于艦隊編組和行軍訓練中的,可想而知訓練強度將有多大,人員會有多么精銳。
余連不是太確定現在駐守在那個榮耀之手之中的御林艦隊是那一只,但肯定可以確定,那里停著一艘泰坦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