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連的工作很順利,電池的生產就這樣上了正規。
當然了,以能量武器的標準來說,這也只是解決了子彈卻沒有解決武器本身的問題。
好在,當余連返回礦山的時候,啫星已經把初步的廠房一板一眼地搭建了起來,并且還按照余連留下的圖紙蓋起了小高爐和軋鋼廠,開始進行初期的冶煉階段。
大家攜帶的工具其實可以加工大多數煉鋼所需要的機械零件。當然,一些實在是沒有辦法解決的部件,還是可以通過勝利積分兌換的。
反正現在余連和小伙伴們有的是積分,而且只要是兌換零件而不是成品,總是會便宜很多的。
小海星的年紀不大,卻已經做了十年游商了,本來就很有組織能力,再加上現在是憋了一口氣,工作起來便真有點燃燒自己的味道了。
他裹著繃帶忙碌個不停,再加上其余人的配合,很快就從小伙伴們中找到了有這方面經驗的人才。
有人,有工具,有零部件,有礦,甚至不少工人們還都是字面意義上的超人,再加上余連在一開會便制訂好的生產計劃,后面的工作自然便水到渠成了。
等到余連帶著第一批成品的電池返回的時候,不說是小高爐,就連軋機車間都已經搓出來了。
“不過,這種小高爐壓出來的鋼鐵,真的能用來鑄造離子炮嗎?”璐博先生還是有點擔憂。
沒辦法,小高爐確實搭建起來了,而且也確實在出鐵了,卻難免有那么一點讓人一言難盡的綠皮風。璐博先生雖然是學獸醫的,卻也知道,材料學可是一種最難以作假的學問。在他的概念中,能夠用在軍事上的合金,就應該是從那些充滿了科技感的流水線上下來的產物。
這種讓人一言難盡的綠皮風的高爐,就連他們家鄉生產馬桶的作坊感覺都比這正規,真的能用來生產武器?
“我再說一遍,武器需要的并不是精致,要的是高效、耐操、好操作以及好修理。”余連隨手拿起了兩塊鋼錠觀察了一下質量,估摸著應該還是可以了。于是,他又喊來了啫星,把大家所攜帶的工具歸納了一下,現場篡了一個受控車床出來。
大家的眼睛都看直了,不得不表示,余連確實向他們展現了工業的另外一個角度。可是,他們依然不明白對方的意圖。
然后,便將余連通過簡易車床,激光切割器各種,以及可以用于切割鋼鐵的寶具,將大型的合金鋼釘打磨成了各種構件。
“看仔細了!能學去多少,就看你們現在有多大的決心了。”余連一邊工作,一邊如此道。
此話一出,現場的氣氛便似乎又凝重了許多了。
千百號人,其中當然不乏聰明人,自然能明白余連的意思。于是,現場便莫名地多了一絲讓人沉重卻又專注起來的凝重使命感。
他做得非常小心,花了三個小時,才終于打磨出了十二種不同的部件出來。大的成年人腰部粗的管道,小的則是只有拳頭大小的扳機。不過,讓大家有些不明白的是,每種構件的外表,余連都再用一種透明的液體進行了均勻涂抹,做得甚至比切割打磨得還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