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連當然知道,那個開起來像蓮花關上了如戰錘的巨像是假的,虹色的光暈是假的,那顆蔚藍色的恒星隕滅當然也是假的。
以上的一切,靠的不是聯盟國會工業審計委員會,國防工業規劃署,四大實驗室,二十個軍事工業部,以及一萬多個相關專業,數以十萬級的配套廠家,外加上一個執行力極強能將以上的一切統合起來的政府完成的。實際上,是虹薔薇基金會完全控股的光棱工作室中的十幾位精英程序員、建模師和美工師,十多位國防科學顧問,以及寰宇集團旗下的三位專業性極強的科幻電影導演。
是的,以上的一切,無論是恒星毀滅的瞬間,還是在艦隊的簇擁下收起了致命“花瓣”的白玉色巨像,都是以假亂真的純CG電影。
唯一真實的,恐怕就只有正在演播大廳里和漂亮的女主持人打情罵俏的中將了吧。
在上輩子的時間線上,銀河帝國是在共同歷835年,帝國用于紀念天堂之戰1000年的閱兵儀式上,正式讓巨像亮相,比現在這條時間線上要晚了3年。
很顯然的,上輩子,帝國應該是早早就已經把這種末日終極武器準備好了,只會選擇在最恰當的日子拿出來使用。
那條時間線上,帝國周邊和國內的整體局勢還算太平,在835年的帝國大閱兵典禮上亮相,姑且算是給血、火和鋼鐵熔鑄的皇冠上再添上一枚異常華麗的寶石吧。
可即便如此,也大大地震動了世人,一下子把同樣也是新亮相的三艘新型泰坦艦的風頭都完全搶完了。
可以毀滅恒星的武器,便可以摧毀整個星系,這是一種真正能徹底改變戰略平衡的末日武器。當帝國單獨掌握它的時候,便已經可以被視作唯一的一極了。
聯盟那邊真的是全國總動員,所有的設計和軍工部門一起加班加點,試圖盡快完成巨像的攻關。可就算是以他們的技術實力,等完成己方巨像測試的時候,也已經是共同體852年,小二十年都已經過去了。
在這二十年間,失去了戰略平衡的帝國可真的是吃得個腦滿腸肥。其中最大戰果,除了完全吞并費摩星云,控制住了泰諾莎星峽的戰略要道,便是將共同體這個所謂的“銀河第三大軍事強國”徹底葬送了。
等到聯盟在終于掌握了巨像技術,另外還爆兵爆了個爽,準備卷土重來的時候,卻赫然發現,再想要重建共同體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了。
不過,既然是資本家,最基本的素質便是靈活的道德底線了。總不能指望聯盟真的是正義天使,會為了地球人而和帝國硬剛吧?只要能夠保證本國的基本禮儀,改換一下思路也是很合理的了。
于是,再后來的三十年間,藍星共同體的尸體上分分合合地誕生過十幾個獨立國家。有的剛成立便被推翻,有的剛合并卻又分裂,有的剛獨立卻又帶著國土和人民加入了別的國家。
到了余連穿越過來的那一會兒,那樣的動蕩依然在持續著。
當然,由地球所在的泰拉星區獨立出來的泰拉共和國,繼承了百分之八十的地球人和共同體的核心領土,國內局勢總體還算安穩,但也徹底淪落成了三流小國。在全宇宙的政治舞臺上,再沒什么發言權了。
這一切,都可以歸咎于兩大陣營在這段時間內失去了戰略平衡。
當然,這只是很表層的原因。歸根結底,便是共同體本身就是個先天不足的催熟產物,國力看上去還算強大卻總是發揮不出應有的力量,卻偏要扯出一張“銀河第三大強國”的虎皮,不被人當棒槌才怪了。
可是,國家雖然是這么個德行,但地球的人民卻在時時刻刻地表現出自己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