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在這個時候,埃羅人的主力卻在離著綠洋星還有四五個星系,最多兩三天航程就能抵達的時候,卻忽然來了一個轉向進入一個名為晝光燈4號星系。
一聽名稱和標號便知道,這是一個無人居住的星系,但卻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星系。它處于一條相當繁忙的航道上,正好就位于綠洋星和榮耀之門正中間。
埃羅人看似走了一步臭棋,放棄了馬上進攻綠洋星的時間差,讓帝國艦隊看到了援救成功的希望,可實際卻把對方完全逼到了一個相當尷尬的境地。
如果帝國艦隊趕往晝光燈4號星系攔截,那勢必也要繞路。這樣一來,掠奪者完全可以再次引大軍開拔,直撲綠洋星,不但能劫掠得更久,說不定還能找到時間空間來逃跑呢。
可若是按照原計劃去救援綠洋,那卻又給了對方進攻星門的時間。
雖然失去了斯列因王的統一指揮,但帝國艦隊內當然不乏優秀的將領。當掠奪者抵達克羅4號暫時停駐開始休整艦隊的時候,便已經有人看出了他們的意圖。
可正是看出來了,方才覺得真正棘手。
若要統兵的是一個有勇無謀的匹夫,直接莽過去,倒是不用再糾結了。
最終,帝國艦隊終究還是無法承擔一顆有30多億人口所在的星球失守的風險,選擇了綠洋星。
他們就算是知道這是對面擺下來的誘餌,也只能捏著鼻子吞下去了。
現在想想,當掠奪者從深淵星云越過方向進入星區腹地,他們在這盤棋局上便已經占據了絕對的先手。就算是斯列因王還活著,結局大約也不會有什么變化吧。
隨后,以埃羅人為主的掠奪者主力艦隊,以洗練的戰術擊退了星門附近的守軍。等到帝國艦隊在安定了綠洋星局勢,趕到現場的時候,敵人已經大搖大擺地沖入了星門之中,來到了新大陸中的另一個新天地了。
而這個時候,L3星門附近被擊敗了的帝國守軍,也發來了新的通報。
到了這時候,帝國的最高統帥部門才知道,那些掠奪者艦隊中除了不少主力戰艦之外,居然還有相當數量的各種民用船團和工作船。只是略微估算一下,這短短的數天,通過星門的掠奪者軍民至少超過兩百萬人了。
這已經是一個足可以重建一個繁盛文明的人口了。
大家終于明白那位新任的大可汗的全盤謀劃了。她既不是想攻取獅穴,也不是準備掠奪邊境星區,分明就是沖著極限換家去的啊!
要知道,現在簽訂了《銀河軍備限制條約》的“新大陸”殖民地,根本就沒有抵擋掠奪者這支艦隊的兵力。
而且,他們甚至都不用和帝國殖民地糾纏。反正“新大陸”有的是沒開發過的處女地,竄到某個沒人到的星區貓起來,種田發育個一兩百年,便又是一個強大的埃羅帝國了。
什么?你說沒星圖?
他們連深淵星云的星圖都挖出來了,誰能保證就沒有“新大陸”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