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考試便以五經為重了。
一早,試卷發放。
一眾考生拿到試卷之后先行瀏覽,隨之一個個陷入苦思之中。
同樣,選擇在第一天動筆的人不多。
不過顧鳴這一次倒是一反常態,中午過后便開始動筆。
期間作廢了幾篇,經反復修改,最終完成了其中兩篇。
第二日,依然還是如此,修改了幾次,又完成一篇。
直到日落時分,天色如常,沒有一絲異象。
這不由得又讓一眾考官議論起來。
當然,也不是所有考官都在黑顧鳴,也有不少力挺他的,認為天顯異象可遇而不可求,并不一定說每次考試都會這樣。
第三日。
只剩最后一題。
一上午,顧鳴都在沉思中,并未動筆。
直到午后,腦海中突然閃過一道靈光……
這道題選自五經,乃是一句儒家名言,要求考生給合個人觀點闡述其意,字數要求三百字以上。
思來想去,顧鳴突然想到了前世一個絕妙的千古名篇:三字經。
既稱經,可想而知其影響之深遠。
三字經涵蓋了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儒家所推崇的仁,義,誠,敬,孝等等內容。
此時用來應答,可謂最為合適不過。
當然,也不能原文照搬,畢竟三字經中提到的一些歷史或是歷史人物在聊齋世界并沒有。
那就需要顧鳴結合實際情況斟情修改,使其契合當前世界內容。
這一點,以顧鳴現在的功底來說,完全不成問題。
于是乎精神一振,在腦海中先將三字詩反復咀嚼了幾遍,并想好了修改方案。
隨之,提筆洋洋灑灑開始書寫。
這一次,他用了上妙筆生花。
妙筆生花雖然是對敵技能,但在用于書寫之時同樣也有奇效,令寫出來的字顯得更加蒼遒有力、筆鋒飄逸、仿佛字字躍然于紙上。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
“鐺、鐺、鐺!”
皇宮里,突然響起了一陣悠揚的鐘聲。
“怎么回事?誰在胡亂敲鐘?”
“快去看看……”
宮里的鐘可不是胡亂敲的,一般都是在宮里祭祀大典時才會敲。
是誰吃了豹子膽敢去亂敲?
“稟……稟皇上,沒……人敲鐘,它自己響的……”
“什么?自己響的?”
同一時刻。
京城里大大小小的佛堂、道觀、夫子廟里的鐘也自動鳴響起來,百鐘齊鳴,在京城上空頗有規律地回蕩著……
“阿彌陀佛!”
一眾僧人紛紛盤坐念經。
“福生無量天尊……”
“菩薩顯靈了,菩薩顯靈了……”
“神仙顯靈了……”
不少百姓當街跪伏在地,向天叩拜。
“小姐,小姐,你快看咱們家的魚……”
洛府,錦兒大呼小叫,急急忙忙拉著洛妍跑到池塘邊。
塘中,一群鯉魚竟然聚在一起,一條條昂著頭全部朝向一個方向起起伏伏,像是在磕頭一般。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