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第三冊的手稿也交由劉德化,讓其開始印刷。
還有狀元府的規劃與修建、現居小院中的布置、接收縣衙劃分的皇上親口封賞的田地……
總之,忙得團團轉。
經歷了上次的行刺事件,顧鳴提高了警惕,盡其所能在小院中布置了一個小陣法,大大提升了安全系數。
此陣雖不能殺敵,但卻能夠起到困敵之效。
連續忙碌了幾天之后,顧鳴抽空去了一趟蘭若寺。
站在山下,便能感受到一種與以前截然不同的氣氛。
以前,抬眼看向蘭若寺方向,總有一種陰沉沉的感覺,現在,變得明朗多了。
山道也清理的干干凈凈,兩邊的雜草也變得整齊了許多,不像以前那樣陰森森的。
拾階而上,一路走到廟前。
此時的蘭若寺已經煥然一新,雖然還在修建中,但卻不見了以前的那種處處斷亙殘壁的荒涼。
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生與一種欣欣向榮。
大殿、偏殿、廂房,已經初具雛形,框架已經搭起來了,至少有數十個工匠分散在四周忙忙碌碌。
之前的南院倒沒有全部推倒,其中有幾間相對完好的廂房已經修繕一新。
工地上,一個年輕和尚混在一堆工人中間,也不知在說些什么。
“十方!”
顧鳴微笑著喚了一聲。
十方愣了愣,轉頭一看,不由笑嘻嘻跑了過來。
“阿彌陀佛,顧……大人,好久不見了。”
“行了,你是出家人,別大人大人的。”
“那還是叫你顧公子好了……”
出家人一般稱百姓為施主,但遇上官府中人,大多還是會稱呼其官名,或是大人之類以示尊敬。
這是有歷史原因的。
當年佛家大興,廣開其門收納弟子或是信徒,其風頭甚至隱隱蓋過朝廷。
許多貧苦百姓為了逃避兵役,或是不想在家過苦日子,便紛紛跑到寺院出家或是當個俗家弟子什么的。
每天里不用干活,念念經什么的就有飯吃。
而且,當時的各個寺廟皆有大量田產,且不用向朝廷上交一顆糧食,也不用納一文的稅。
不說富的流油,但那日子比起普通百姓來不知好了多少倍。
甚至還有不少朝廷欽犯也跑到寺廟里出家,佛家不是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么?
一旦出了家,便說什么前塵往事了如云煙……不管以前犯下了多么滔天的大罪,也能借此機會逃脫罪責。
時間一長,朝廷終于感覺到了不小的壓力。
糧收不齊,因為很多田地都是寺院的。兵源嚴重不足,收到的賦稅一年比一年少……
在這般情況之下,朝廷終于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于是乎,便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清理行動……
最終收到了巨大的成效。
包括道家在內,也曾經歷過類似的情況。
總之,對于朝廷來說,任何勢力的存在都不允許威及到皇權的根基與威望。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出家人也不例外。
之后,朝廷推出了度碟制,凡出家人必須持有朝廷統一制發的度牒。如此,官府便能行之有效地掌控出家人的數量,便于統一管理。
既然納入了官府的管理范圍,佛、道兩家自然便會經常與官府打交道。
稱呼上,大多也會與普通百姓區別開來……
[感謝各位訂閱、投票、打賞的書友,這里再說明一下,自上架之后至今,收費章節最少都是3000起,有的章節4000多甚至5000多字。
因此,就算兩更,也相當別人家2000字一更的三更四更,所以不要說三郎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