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龍躲在山上,一臉愁容沖著顧鳴道。
“為什么不吃?你要是不吃這匹白馬,說不定就沒有機會前往西天取經,難不成你想一輩子呆在這鷹愁澗?”
小白龍飛快地搖了搖頭:“當然不想。”
“那不就得了。想去,就得吃了這匹白馬,然后變作白龍馬。而且,你隨時都能變回來,也沒什么大不了的。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龍上龍……”
好吧,為了當龍上龍,小白龍也只得這么干了。
再說了,這匹白馬看起來好像很好吃的樣子……
于是乎,小白龍便開始興風作浪……
“嗯?有妖怪,師父小心,我去去就來!”
孫悟空一見情況不對,當即飛上空中去查看。
結果卻中了小白龍的調虎離山之計,化作龍身從另一個方向飛了下來,一口便將那匹注定要死的白馬吞下龍肚……
“嗝!”
真香!
小白龍滿意地打了個飽嗝,瞟了嚇得跌坐在地上的唐僧一眼,撇了撇嘴,龍尾一甩,又向著鷹愁澗飛去。
孫悟空在空中眼見小白龍吞了白馬,不由勃然大怒,揮舞著金箍棒追了上去。
“大膽孽龍,竟敢吃我師父的白馬,吃俺老孫一棒!”
小白龍心知孫悟空厲害,加之又受過顧鳴的點拔,故而也不戀戰,一頭扎進鷹愁澗。
孫悟空飛到鷹愁澗上空,卻沒有下水,而是用金箍棒不停地攪動……
這是因為他不擅長水性,不擅長水下作戰,每逢遇到水里的妖怪時,便會讓豬八戒或是沙僧下水引怪,引上岸再打。
一句話,他的實力在水中會大打折扣。
其實,西游記中的BUG還是挺多的,有很多設定其實是前后矛盾的……
比如孫悟空不擅水下作戰這一點,要知道,孫悟空當初大鬧龍宮,那可是在深海中,結果在取經途中連江河都不愿下去。
大鬧天宮時,孫悟空何等威風?十萬天兵天將都降不了他。
結果在取經途中,卻屢屢在妖怪手中吃虧……
還有豬八戒、沙僧,未取經之前也是能夠與孫悟空大戰的,然后一加入隊伍就歇菜了。
菜到什么程度?
別說那些大王,就算是那些小妖怪,隨便拿根繩子一捆,就能讓豬八戒、沙僧乖乖聽話,就跟個普通人差不多。
當然,這些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往深層里分析,其實也不過就是大家都在演戲。
就看誰的演技更好。
孫悟空的確一直在努力,因為他的性子比較直。
但是,大鬧天宮,天庭那么多大能,會降他不住?
比如老上老君,隨便拿出一個法寶就能砸得孫悟空暈頭轉向,失去戰斗力,還用得住出動十萬天兵天將?
乃至于最后還跑去求助如來?
要論神通,天庭這邊強過如來的恐怕一雙手也數不過來。
再說朱八戒和沙僧,他倆真的菜?
如果他倆真的菜,也就不會被選中成為取經一份子。要知道,二人當年也曾輝煌風光一時,豬八戒乃是天篷元帥,而沙僧也是天庭的卷簾大將。
簡單來說就是體制中人。
因此,二人其實稱得上是老油子,多少能猜到一些西天取經的彎彎道道。
也明白唐僧死不了,因為唐僧是被眾神選中的人,如果讓他真被妖怪吃了,那豈不是打大神的臉?
正因為豬八戒與沙僧明白這些道理,故而才會十分積極地配合演戲。
既然結局早已注定,那還何必費那么大的勁做些吃力不討好的事?
沒事嚎上幾句“大師兄,師父又被妖怪抓走了!”也算是盡了點責任。
至于唐僧……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除了會叨叨啥也不會。
但沒辦法,但是領導。